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三十头驴的开局(1/2)
林南擦干净泪水,使劲捶了捶脑袋。
脑海中这个不属于自己的20年记忆,此刻愈发的清晰。
文少瑀,海岱县人,家中长子,家中两位老人尚在,还有一妹。
跟自己一样,初中文凭。
哦,还是不一样的。
人家这是70年代的初中。
林南浑身汗津津地瘫坐在一旁,倚靠着脏兮兮的火车皮回味着这些陌生又无比真切的记忆。
文少瑀,也是苦命人。
文家上几辈是当地最出彩的地主,腰缠万贯。
只是富不过三代是有道理的,到了文少瑀父亲文继诰这里,除了大片的田地和林地也就没留下什么了。
50年代的土地改革,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打地主,文家彻底败落。
父亲当年也因此中断了学业,甚至整个家庭都被欺压批斗得一塌糊涂。
父亲文继诰更是被糟践地落下了病根。
紧随而至的大集体时代,身体不好的文继诰又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文家慢慢地也就成了他们村最穷困的家庭。
父亲身体不好,文家又是人丁不旺。
以至于文少瑀还没有成年就开始当家,等他接过家庭的重担,日子才开始慢慢好了起来。
只是,过早的繁重工作,也让文少瑀积劳成疾,身体慢慢地吃不住了。
这次跟二哥前往北方草原山区收驴,愣是三天没休息,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唉,这都是啥事呀。
是的,苦难从不放过我们。
但是,苦难可以压垮一个人,却压不垮一颗坚韧的心。
即便暴雨突至,只要心怀憧憬,扛过雨打风吹,终会迎来万里晴空。
纵然困难重重,也要淡定从容,要相信熬过低谷,终能走向人生高峰。
林南跟文少瑀都是20岁的年轻人,还是比较能调整自己的心态,虽然还是很激动,但慢慢地也稳了下来。
不管是哪一种身份,活着永远是最关键的。
现在,我是林南,更是文少瑀。
只是,林南的身份是藏在心里的。
“文少瑀,对不起!”
“我会替你好好活下去的!”
文少瑀定了定心神,拍拍破旧衣服上的污垢,带着身体一阵晃荡。
“这身体也太脆了吧。”
文少瑀个头倒是不矮,就是太过干瘦,跟根竹竿一样。
活下去的关键还是要优先调养好自己的身体,可不能再这样劳累下去了。
还在胡思乱想的文少瑀,被一阵门响打断了思绪。
“咔!咔啦!”
沉重的铁皮隔门被缓缓拉开,一个同样穿着蓝色棉袄的高大年轻人弯腰钻了进来。
“小瑀,怎么醒了。”
“再睡会儿吧,你这好几天没休息了。”
是二哥田武,比文少瑀年长6岁,是文少瑀大姨家的。
“二,二哥。”文少瑀多少还有些没有摆正自己,腼腆地喊出口。
田武扽了扽自己的帽子,坐在一旁。
“才刚过来保定市,还得有两三个小时才到沧州。我盯着,你再睡一会儿。”
摸索着从口袋里捏出已经压扁了的烟盒,没几根了。
“这天可真冷啊!”
文少瑀接过烟,坐在田武一旁。
“不睡了,我现在是很精神了。”
脑子乱得很,这哪能睡得着。
两人蹲坐在角落,吧嗒吧嗒地抽着烟。
田武扭头看向微微蹙着眉头的文少瑀,“怎么?有心事?”
文少瑀不假思索地说道:“在想怎么搞钱!”
这可是80年代呀。
过去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动荡,到80年代末期,民营企业也好,合资企业也罢,将迎来史无前例的经济大爆发,这是最容易挣钱的时代。
现在的他,脑子里有着无数种挣钱的办法,手头却是根本没钱,根本就无法将其付诸实施,所以对钱,他可是有着超乎这个时代的渴望。
这日后要花钱的地方可是太多了,没有钱,怎么启动他的挣钱大计?
田武一笑:“还要怎么搞钱呀,这一趟出来咱哥俩儿少说一人也能剩下个一千块没问题啊!”
一想到这里,田武的嘴角就止不住地往上扬。
1986年的一千块,那可不是个小数字。
这一年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也才1142元,他们出来一个月就能挣一千多,那真是做梦都笑醒了。
田武撇了撇嘴,“就是二姨父要的利息太高了,赶上高利贷了!”
不管是文少瑀还是田武,两家也是这两年才将将解决温饱的状态,哪有存款呀。
此行前往内蒙古收驴的本钱,还是兄弟两个觍着脸去找二姨父借的。
当然,这钱可不白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86:黄金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