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成功贷款(1/2)
三人来到二楼的行长办公室,张程鹏还是一脸激动之色。
恨不得今天就开始实施。
“小文同志,你先讲讲看!”
“对于你的贷款需求,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地给予满足。”
文少瑀看了一眼二姨父林昭宗,随后就从口袋里掏出营业执照和代理合同。
“我准备开一家经销店,这是营业执照和代理合同。”
张程鹏顺手接过文少瑀递过来的合同,翻着看了起来。
“嚯,这代理费可真不便宜啊!”
“那你打算借多少?借多久?目前针对工商业我们银行的无息贷款恐怕是有点难度,不过我可以给予小文同志最低利息。”
听到张行长的话,文少瑀心中一松。
对于建设银行而言,处于金融改革的重要时期,开拓新的业务,拓宽市场有着远比其他几家国有银行更为迫切的需求。
再加上自己方才在楼下的那一番话,成功也算是顺理成章。
区区几万元,对于一家全国性的银行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我准备贷款六万元左右,两到三年期限!”
“至于利息,按照银行正常的程序就行。”
文少瑀话音刚落,张程鹏的面色就愣住了。
“六万块钱?!”
自己也没想到又是老同学引见,又是大业务的,张口竟然只是六万块。
就冲刚刚小文的提议,自己就没有拒绝的道理,更别说人家这资质合规合理,再加上还有老同学的面子。
“六万就可以。”
“只是,张行长,还有一事!”
张程鹏面色又是一紧,今天这心里被这小子搞得七上八下的,又要说什么。
“我想询问一下,对于抵押贷款,贵行的看法。”
张程鹏狐疑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对于抵押贷款和住房体制改革上面刚刚开始商讨。”
“不过估计一两年也落实不下来!”
文少瑀微微点点头,自己已经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但是还依稀记得在书上看到的确实是建设银行首先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
说到这里,文少瑀心中仿佛被重击了一下,愣了半晌。
房地产!
这个塑造无数商业巨擘的行业,没几年就要开始闪耀光芒了。
自己看看能不能也顺势捞上一笔。
“新兴业务,我说了也不算!”
“小文同志,要是有抵押贷款的打算,哈哈,我也不敢接。”
张程鹏笑着从背后掏出几份文件放在茶几上,说道:“六万块,那还不至于需要抵押物。”
“工商证明和这个代理合同就足够了。”
“要是小文同志后期需要更大的资金,我们再根据上层指示想办法办理就是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简单单了,就在张程鹏的办公室里。
信贷科的工作人员当场拟定了一份工商业贷款合同。
文少瑀正式从建设银行贷款六万元,其中三万元享受最低利息,而另一笔三万元的贷款则是为期三年的正常利息贷款。
当双方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文少瑀的心里才总算踏实了下来。
“老林,你那商场还没有找到承包人吗?”
“自从前年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半数的大中型国营企业都实行了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些企业的生产增长和实现税利情况普遍好于你们这些未实行的企业。”
“一直这么卡着,你也没有进步空间了啊。”
林昭宗一叹气,“我就是个屁啊!”
“我说了好像能算一样!”
“市里想找个冤大头一口吃下,又不同意分层承包。我能有什么办法?!”
张程鹏也是耸耸肩无奈地说道:“还是我们小县城消费力不足,花大价钱包下来是小事,经营起来却是难呀。”
文少瑀边听边在一旁嘀咕着。
是啊。
按理说从84年就开始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了。
自己竟然一直没意识到本县的百货大楼竟然还是没有承包出去的,是县属企业。
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国有企业,包括国营和集体所有制,几乎占据了国家经济的全部。
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供给多少原料等等完全是按照国家的计划。
企业并没有自主权,也不负责销售和市场,经历了过去二三十年的计划经济,这种机制的弊端也在日益凸显。
大锅饭、铁饭碗,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制约了个人、企业的活力和进取精神,制约了企业给国家创造更多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
从邓公提出国企改革那一刻起,立刻就成为当下经济改革的重点,政策层出不穷。
直到两权分离的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思路才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86:黄金年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