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家庭的禁锢改变了她的人生(1/2)
有人说:给人一笔钱,不如给他们一切创造财富的基础。
阿香早些年一直在埋怨父母,即使父母有了为她创造条件的能力,也没有这种创新的思想。那时的他们不仅没有给阿香创造一切财富的条件,也谈不上哪条人生道路,才能让女儿的将来获取功名利禄,才能让她走上自己喜欢的职业岗位。
直至阿香走上文学路,才大胆用爬格子的方式将心里话全盘倒出,作为历史写进文字里。也许阿香的父母曾经不懂得这些深奥的哲理吧。
人生需要梦想,生命需要飞翔。这是每个成年人都感觉得到并渴望的。可是那个悲催的年代,阿香那梦想的大树被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不能茁壮成长,而是被种种束缚折断了翅膀。没有了梦想的指引,阿香摸不清人生的旅途哪里是方向!
N年后的今天,回忆像匝道决堤,将阿香一生的故事用文字带到光明的彼岸,重现天日,与世人共勉!
那是阿香二十出头的时候,父母曾给过她一笔钱但不多,那算是阿香成家立业后事业几番失败,被命运折腾得惨不忍睹后,送给阿香但她并不买账的救命钱。阿香用这笔钱摆了一个百货摊,和乡亲们到乡镇流窜赶集。因为年轻,阿香没有经商头脑,生意不景气后来改行了。
有人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上,搭上了机遇的顺风车,而阿香却被父母深藏在命运的角落,让机会从她身边一次次呼啸而过,遗恨千年,只剩沧桑。
那些年,她的父母赚了不少人们眼里的第一桶金,成了村里首个万元户,纳税优秀专业户,为本镇的税收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阿香能理解,父母辉煌的同时也遭遇了亲人的离别,以及财物的巨大损失。一年中相继死了几头牛和马匹,十几头猪,以及成群的鸡鸭等家畜,对一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阿香白手起家的父亲,因为家里的重重遭遇几乎倾家荡产。好在阿香的父亲是条硬汉子,一边经营百货生意,一边大量发展种植业,种辣椒、烤烟及杂粮。常年披荆斩棘外出奔波,还要悉心照料阿香生病多年的母亲。家中劳动力不够,与群众互换劳力。阿香也跟着忙碌得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休息。
阿香家的种植业在父亲的带动下连续几年获得丰收,山脚下的楼房也跟着翻了几次新。百货店改成门市部。阿香父亲还将楼房上层改为球鞋批发点,其它乡镇的生意人都来阿香家批货。父母的积蓄暗中增长,她们家的日子看上去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
每逢赶集的日子,阿香和她的兄弟们都会到山下商铺里当一天营业员,当集市散去后的每个傍晚,兄妹几个又不得不返回山坡上的老屋里过夜。赶集日门市部的生意特别忙不过来,阿香四个兄妹就是四名免费的营业员,连阿香一字不识的祖父也赶来帮忙,生意实在太好,那么多人一天当中也没空闲过,连喝杯水都不能脱身。
一九八七年秋天,阿香没有被师范学校录取,分数线上了县民族预科班高中。她本想在艰难求学中标新立异,却被父母的禁锢挡在了高中部的校门外。
开学一周前,父母突然改变了主意:“上高中四年要花很多钱,小香,你还是补习考所师范得了。”阿香无奈地留在原校补习。可就在那一年阿香所在的学校的校风很差,几乎三分之二的学生都学会谈恋爱,当然阿香也受到了影响。
正逢第一批劳务输出去海南,阿香报了名。临走的两天前,母亲又告诉阿香:“小香,不去海南了,再补习一年,争取考所师范”。因为阿香外公是民国私塾老师,而父亲又当过教师被人顶替,难道当初父母是想让阿香继承外公的事业?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于是父母替阿香在外县姨父工作的地方,换了所中学让阿香补习。经过又一年的努力,结果同样是让家人大失所望。他们不知道,因为家里给阿香带来的各种压力,阿香就差十分进不了师范的大门。
后来父亲让阿香在一所民办学校代课,期间,阿香以社会生的身份参加了县计生招生考试。从阿香考下来的情况看,她觉得很理想,有希望!
阿香的父母一向不求熟人搞关系搭便车,总希望她十年寒窗换来蟾宫折桂,一举成名。却不愿向别人那样为自己的子女,将来能有个好前途拉关系、走后门。
当时村里包括阿香共三名女生参加报考计生学校。几天后,一位老师给阿香带来了消息:他在招生办的录取名单上,的确看到了张姓,还有阿香的名字。于是嘱咐阿香在家安心等候通知。
就这样,阿香天天在那个叫“石头寨”的山坡上一边干活,一边等有人送来录取通知书。
一个月过去了,阿香所等的通知书杳无音信。直到开学了阿香也没接到那份属于她的,能改变她一生命运的通知书。
在漫长的等待里,阿香的父母没再去找任何人询问或了解过有关阿香是否录取的情况,也没有亲自上县城为她查看分数。不明真相的父母只知道整天唠叨阿香没出息,很让一家人失望!
阿香自己也想不通,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被命运挥霍的青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