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大家都换新衣服(1/4)
四月这一觉睡到天擦黑才醒。醒来想到家里现在有千两银子,便觉全身有力,神清气爽。韩氏不在房间,四月听到她在外面走动的声音。
大门开着,院门依然紧闭。韩氏煮好稀饭,煎了两个鸡蛋,炒一小碟酸豆角,只等四月醒来。自四月来后,她们家会吃一日三餐,主食也很少掺杂粮,白米、精面、粗面,四月基本保证家里总有充足的粮食。这些日子下来,韩氏也已经习惯,不再担心会吃穷,会没有下顿。现在,更不用担心了。
“醒了?这些日子可把我孙女累坏了,瞧这小脸瘦的。现在没啥事,你再不用忙了。饿了么?奶晚上煮的稀饭,煎了鸡蛋,你还想吃点什么?”
见四月出来,韩氏拉着她的手,满眼心疼。
“稀饭鸡蛋好,有酸豆角吗?”四月想往厨房走,韩氏把她按在桌边坐下。
“你坐着,奶给你端过来。”
两碗稀饭一只煎蛋下肚,四月全身舒坦。韩氏只吃了小碗稀饭和煎蛋,看四月呼啦啦吃得香,她心里高兴。
吃过晚饭,天已经黑下来。睡了一下午,这会儿实在是再睡不着,可也实在没事儿干。
“四月,咱把那布理一理?”韩氏不说,四月差点忘了。
“好啊,我正说晚上没事做呢,又睡不着。”
韩氏点了油灯,两人去了西屋。十匹布和棉花,随意堆放在炕上。
四月一匹匹拿起来看,整齐摞在一起。十匹布中,四匹是上好的绸布,一匹黑色寿字纹,一匹绛紫,一匹粉紫色,还有一匹鹅黄色,其他都是细棉布。这位沈老板还真是用心,四月心中暗赞。
“奶,这四匹绸布,我们自己留着做衣服穿。这些棉布,分一些给大牛家吧。大牛他们衣服穿得太破了。”
“唉,谁说不是呢!你带着他们虽说是赚了些钱,他一家也只能先顾着嘴,衣服还顾不上。往年冬天,小燕没衣服穿,冬天总在床上躺着不敢出门。前年,我看柳氏衣服补得不成样子,把我一件旧袄子给她,可怜她还舍不得穿,改了给两个孩子穿。她一个女人带三个孩子,太苦了。四月,你是好孩子,柳氏昨天还跟我说,托你的福,孩子们吃得好了,身上也有点肉了。”
“奶,我们家也没个男人。这一排就我们两家,要守望相助,两家日子都过好了才更好。柳婶一家人也挺好,我肯定要把他们家扶起来,争取明年也能盖上新房。”
“这……这怕是有点难啊。他们一家,还是先吃饱穿暖要紧。”
“奶,你还不相信我?咱这螃蟹卖了两百两银子,全亏了大牛一家。那五两碎银,我想给柳婶。明年螃蟹出来,这钱继续让他们赚。”
四月一张口就要送出五两银子,韩氏还是有些舍不得:“会不会太多了?”
四月抱着韩氏:“奶,有财要大家一起发才能长远。咱就当沈大叔没给买这些布呗,咱们自己买可不止花五两银子。大牛家好了,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家隔壁住着心里才踏实。他们一家挨冻受饿,咱们吃肉也不香,是这理不?奶,这匹桃红的棉布全给大牛家,我不喜欢桃红,这是小妹妹穿的,小燕穿合适。这匹石青色的也给他们,这个适合男孩子做衣服。这匹豆绿的分一半出来,柳婶可以做身衣服。皮棉就不给了,有银子他们自己可以买。奶,你觉得行不?”
这时候的一匹布,可以做五六身成人衣服。
韩氏哪能说不行?一下给出这么多,她是有些心疼的;可想想柳氏一家衣衫褴褛的样子,她也心疼。再想想这些布都是别人白送的,自家两个人,根本穿不了这么多,似乎也没什么好心疼的。
“行!”她摸摸那匹桃红的布,“小燕今年有新衣服穿了,那孩子该多高兴。”
“奶,你菩萨心肠,会有福报的。”
四月确实喜欢韩氏,这么贫穷的乡村,苦日子一路过来的村妇,哪个不是一针一线都舍不得送人的?韩氏虽然脸上也时有不舍的神情,手上也犹豫,却从未硬拦着四月送人东西。四月还挺庆幸的,来到这里,碰到这样大方的老人。真要遇到个抠搜的,不得把人烦死。
“反正这会儿还早,我们趁晚上送过去吧。白天让人看到不好。”四月挑出要送出去的布,韩氏正要剪开那块豆绿的布,想想放下剪刀,叹息一声:“算了,这匹布都给韩氏吧。她男人走了五年,她就没做过一件新衣服。四月,你送过去就行,咱家现在可不能没有人在家守着。”
四月乐了,拿上东西,来到隔壁大牛家,出院门也就几步路。
柳氏一家刚吃完晚饭,一人一个杂粮饼。见四月抱着东西来,很是惊讶。
四月把布递给大牛抱着:“别放桌上弄脏了。”
“四月,怎么这么多布?是要我帮你做衣服吗?”柳氏问。
“婶子,这是送给你家的。今天我家不是来了一辆马车吗?那是县城的一个大老板,我帮了他一个忙,他送的。我奶说,这几匹送给婶子家做衣服。”
柳氏双手乱摇:“四月,这可万万使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鬼来一笔》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