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重生元朝末年(1/2)
(原本总催更别人的书,轮到自己上手才知道码字的难啊,特别是历史类的书。本书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尽量还原史实,萌新写手,写的不好请海谅,不多累述,下面开始正文。)
我这几天有点憔悴,连续多天熬夜喝酒,导致精神恍惚,浑身乏力。
今天晚上,一帮酒友又聚在一起,吆五喝六呢,一斤白酒喝下去,酒劲上头,便找个沙发躺着睡过去了,结果这一觉就再没醒来,人没了。(人生如此匆匆)
意识在迷迷糊糊中仿佛穿越了无数空间,耳边突然听到了呼唤声:“九四,莫要贪杯了,还是早点休息,勿要喝醉了。”
“是啊,兄长,就喝到这吧,及早休息,明日再来商议大事。”桌边传来另一个声音。
我感觉自己掌握不住身子,左右微微摇晃着,真就像喝大了的感觉。大脑稍稍有点清醒,眼睛也开始有了焦距,慢慢地缓过来,我终于看清了面前的两人。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 ;另一个身材稍矮,眼里透着睿智。
突然间脑袋一疼,这具身体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了过来。
陈九四,也就是陈友谅,只是现在他还不叫这个名字。生于沔阳黄篷山脚下一个小渔村,家里排行老三。
父亲陈普才,原名谢千一,因为入赘陈家,改姓陈。
陈九四从小跟随父亲习武,读过几年书,略通文字 ,在黄蓬山这小地方也算是个名人。之后被招入沔阳县衙做了文吏,负责抄抄写写。
他平时在县衙处理公务,闲暇则研习武艺,广交地方豪强,并暗中聚集地方势力,以图后面出人头地,干一番大事业。现今他一呼之下,也有一批忠于他的人,达到上百人。
其父老实本分之人,不愿意三儿子冒这个险,所以对陈九四准备扯旗造反之事多次劝慰。无奈陈九四蓄志多年,绝不可能中途废弃。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这喝酒喝的好好的,居然穿越了?看样子也不像是做梦,看看对面人的衣着,再瞅瞅自己,这是真的穿越了,错不了。
但瞅着原主这身体不赖,一身腱子肉,身材魁梧,真不愧是练家子。伸手往头上一摸,放下了心,还好还好,至少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那个光头陈,丑爆了。
掐指一算,现在是1351年,自己是哪年生人来着,哦,想起来了,1320年。
这大明朝的历史,至少大的事件,自己还算是熟悉,没事的时候也经常翻看此类书籍。
只是问题来了,自己也就还十几年活头了啊。
因为十几年后,1363年鄱阳湖之战,原主将死于朱元璋手上。
想到这,心里不由一阵悸动后怕。
转念又一想,现在的自己还未犯原身的那糊涂事,未必不能翻身啊。想到此,心微微放下了些。
抬眼一瞅,眼前这两人皆是自己的结义兄弟,左边大哥张定边,右边三弟张必先。这两位可都是将来叱咤风云,独顶一边天的人物。其中张定边更乃是护卫自己一生,对自己忠心耿耿。
想到这,我两眼重新焕发光彩,今生的希望全在这二位身上了。身体也逐渐稳当,我举起酒杯,冲二位兄弟道:“来,我们兄弟一起干了这杯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将来必会飞黄腾达,干 !”
张定边见我酒意消退,随即端起酒杯,冲我说道:“兄弟们干!”
张必先二话不说,也端起酒杯,三人相视一笑,仰头喝下。
次日醒来,我感觉酒劲还未完全消去。突然想起别人穿越后一般都会自带系统,比如,仓库啊,口袋啦,打卡升级啦,总之我把能想到的全喊了一遍,哪怕连芝麻开门都念了,也无济于事,结果令人失望。
元末昏君无道,奸臣当政,天下鼎沸,民不聊生。导致各地起义军众多。
五月,北方白莲教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大别山北面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直打到大别山脚下的光山县。
早就对元朝统治憎恨不满的徐寿辉(又名徐真一,生于1320年,罗田县人,布贩出身。),趁机联合铁匠邹普胜、和尚彭莹玉(江西袁州人,十岁就入了慈化寺为僧,后来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公元1338年,与弟子周子旺率众起义,兵败后逃至淮西,进行秘密传教活动),几人在鄂东一带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八月,在多云山庄发动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
正思考间,屋外传来脚步声,不一会有人推门而入。不用看也知道是张定边和张必先来了。
“九四,听说红巾军目前声势浩大,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一路势如破竹,攻下了蕲州?”张定先道。
“我们不如带着现在的人马去投靠义军吧,现在去或许还不晚,愿为徐大帅冲锋陷阵,杀尽元人。”张必先也说道。
我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二位兄弟坐下说话,先莫急,咱这点人马现今去了也是杯水车薪,不会被人重用。与其如此,不如多招点人马,哪怕周边县城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大明陈友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