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集庆攻防战(二)(1/2)
我们一行十数人快马加鞭,回到了常州。
两位兄长陈友当和陈友直都过来了。
陈友当问道:“友谅啊,这是出什么事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喝了口茶,开口道:“嗯。有些事情需要早做准备,我已经让张定边回老家去接咱家人和老乡去了。等他们回来我也就放心了,元廷恐怕会对咱的家人不利。”
陈友当道:“这一路上怕是也不安稳,我们来时还发现有不少元军出现在路上,可能是在调集队伍。”
“嗯,这个我已经知道了,我会让友贵派兵去接应。”我说道。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让元廷轻轻松松的拿下集庆,那么等到彭莹玉他们败逃后,元军必会集中兵力来攻打我。那时我能顶得住元军主力吗?而且现在张定边刚走,被他带去六千人马,距离回来还尚早,现在手上的兵马,加上江阴的,也仅有两万余人,如何能挡得住,只能撤啊!
我顿时感到头疼,现今,义军的形势都不太好,朱元璋现今也被围困在濠州,已经和元军大战多日,尚未解困。元军的这波反击,令义军也是受创严重。
还好我现在还没到那种地步,尚有斡旋的余地。
派人将张必先叫了来,张必先还不知道我已经回来了。
但见他听传令兵说,元帅叫他,只一会就来到我这。
“元帅,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张必先开口问道。
我将大体事情给他讲了下,把对元军的顾虑也说给他听。
听了我的讲述,张必先也沉吟着不说话了。
“必须要想个办法拖一下元军的动作,让他们不能痛快的合兵包围集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自己的势 力。”我说道。
只怪义军的兵力太分散了,左一支,右一支,将领各自领兵而去。真要大战之时,反而显得人手不够。
而现在都自顾不暇,谁还能来支援呢,估计也就是我离的近,尚能去帮一下了。但一想到我这点人马,去了只怕也是杯水车薪吧。这要是人人手中拿把枪就好了,我还怕谁呢?但这只能做梦想想了。
但不得不说,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火铳了,元朝军队也有少量装备,但这种铳有局限性,发射距离近,发射不稳定,搞不好会炸膛伤到自己,雨天不能用,所以部队基本上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另外,元军已经装备有弩车,弩工等。首先宋朝军队掌握了这种武器,而元军在消灭南宋过程中,抓获了敌将后,让敌将监督制造,并教会部队操作使用。
而我也在攻城掠夺之中,也缴获了一些,弩弓,弩车,并交由张必先,让其找工匠仿制。只是鉴于时间太短,制造数量并不多,所以目前多靠掠夺而来。
如今我一不想损失兵力,二不想彭莹玉他们败的那么快,何其难也。
有时候就这样,想法是好的,现实很残酷。
我望向张必先,道:“必先可想到好的办法,解决当前之事?”
张必先摇摇头道:“还真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目前时间太紧,江阴那边,元帅让准备的船只目前已经搞到了几十条,但离目标尚远,而友仁也找到了一些会造船的匠人,加上招募到一些百姓,已经开始建造大船了。但这需要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建造几十条,人手还是不太够。”
我听后不由感叹一声,道:“两三个月才造几十条,一个是时间太长,一个是造的太少了,这远远不够用。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那时。”
我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一个办法,道:“可以从常州及江阴周边等地区,招集百姓、工匠帮助造船,船至少要达到五六十条大的,给我把船加高加宽加长,一条船至少要能运五百人,另外船底要深,将来可能需要海用,这些船就是我们将来的海军战船。所以借此机会,就一步到位吧。”
(江船多为平底居多,偶有圆底,而海船为略带锥形尖底,下带龙骨,两侧有稳定用的分水板因为海上风浪比较多,这样的船才容易稳定性好。)
张必先闻听此言,随道:“募集人手倒是好说,但这时间上可怎么争取呢。”
我想了想说道:“看来只能我们主动出兵半路伏击元军的部队,拖住他们行军的进度。”
“可我们这点兵力,不可能全去打一遍,也只能对付一路元军。”张定边道。
“不错,但只要我们拖住最强的那一路元军,就可以了。我相信以义军现今的兵力,不至于会很快失守集庆。打个几个月估计还是没问题的。我们也不必跟元军硬刚,只要在他们行军的路上,采用偷袭拉扯战术,慢慢消耗折磨他们。先消耗掉他们的斗志,再伺机看看能否吃下他们,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说道。
“嗯。此计倒是不错。等到兄长回来,到时大军汇合一处,更是无往不利。”张必先道。
这个时代虽然能炼铁了,但还是太少,基本上产出的铁都用来打造武器了。元朝禁止铁的流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大明陈友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