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1章 兴大明者也(1/2)
赵毅朝萧景义拱手施了一礼,毕竟在道义上,这一次是自己有错在先。
“赵毅,你就是那日靖江王府的赵又毅吧。”萧景义冷若冰霜道。
“正是,那日比试不尽兴,今日你我二人就全力施为吧。”赵毅挺起胸膛,一脸坚毅之色,双手抱拳道。
“那是自然,今日你我对决,我必将全力以赴,你做好准备吧。”萧景义面露决绝之色,成名多年的他,自有傲气的资格。
赵毅闻言,也不再多说,转身进了右侧的暖房,只见那暖房内,只有一桌一椅,别无他物,那案桌上陈放着一袭白纸,那白纸左侧有一行蝇头小字,上书“安民平边策”
“这果然是朱元璋亲自出的题目,安民平边,好大的文章!”赵毅嘴里喃喃自语道。“看来只能借鉴一下为大明续命二百年,力挽狂澜的于少保的大作了!”
赵毅正襟危坐,开始奋笔疾书。
《平戎策》
“大明以武立国,马上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纵观大明周边,如今只剩下辽东蒙元时常威胁,臣下以为,天子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远远不如以天下人的人心为长城,来的稳固,此乃天下长治久安之计。
蒙元残部不事生产,经济文化落后,所以边境劫掠之事常有发生,如若朝廷双方在边境上互市,如此不知能减少多少劫掠,草原上的牧民是不想打仗的,只要互市管理公允,边境上的商户守规矩,就算蒙古三部大汗一起商议好造反,他们的骑兵也不会跟随。
互市如若成功开办,可胜百万大军。
边患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本质乃是贫富差异过大。简单讲就是游牧民族吃不饱饭,换不来穿,没有农耕民族常年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天然条件。
好,既已找到原因,那就好办了,那我们就开通互市,允许物物交换,给百姓留条活路。
有道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了饭,自然就解决掉了敌军袭扰的外因。
最后,战争的本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则体现在凝聚力上,而凝聚力的体现,则在人心上。因此,天时地利人和,人心的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残酷的和是血腥的,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那是霸道,代表着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以天下人的人心为长城,那是王道,代表着动用军事力量的理由必须是“出师有名,是正义之战”。
倘若大明上下团结一心,试问还有谁敢来侵犯,那必将都是取死之道。”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赵毅不由得越写越激动,洋洋洒洒上千言,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便已过去了。
“儿臣见过父皇!”
眼见时间快到了,不成想朱元璋竟然亲自来到了书院。
“里面如何了?”朱元璋朝众人摆了摆手,自顾自地坐了下来道。
“一切如常,并无异状。”朱标回道。
“铛铛铛……时间到!”宋濂高声宣道。
“开暖房!”朱标下令道。
“都给朕拿来,朕亲自看阅!”朱元璋满心期待道。
此时的赵毅与萧景义皆退出了正堂,心怀忐忑,犹如等待宣判一般。
“陈宁,你先看看毅小子写的。”朱元璋面色波澜不惊道。
陈宁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接过赵毅的卷子仔细审阅了起来。
“叶琛,萧景义的卷子,你来看看。”朱元璋看了一会萧景义的卷子,接着转向叶琛道。
陈宁一边看着赵毅的卷子,额头上的汗水不自觉间一滴滴淌了下来。
“陈宁,你主管兵部,你先说说赵毅的《平戎策》如何?”朱元璋见陈宁冷汗淋漓,不由率先出言问道。
陈宁见朱元璋发问,不由抹了抹额头冷汗,抖着手道。“回禀陛下,赵毅的平戎策,文字简单,直白无华……”
“好文章啊,陛下!萧公子的文章词藻华丽,引经据典,堪比司马相如之才情啊!”没想到陈宁话还没说完,叶琛却大发赞叹之词,对萧景义的文章溢美之词毫不吝啬。
“朕自然知道,萧景义写的是一篇好文章,不过,叶学士不妨先看看赵毅所写的?”朱元璋面露愠色道。
“不是直白无华吗……”叶琛闻言,不由心下狐疑,但还是老实的接过赵毅的卷子,心想看陈宁的样子,赵毅写的只怕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这个……请陛下恕罪,赵毅的文章,臣下无法评判。”
叶琛看完赵毅的卷子,不由一时也是哑口无言,赵毅写的,那是国策,国策只有一国之君才能评判。
“标儿,兴大明者!必此子也!”朱元璋一锤定音,赵毅、萧景义文章高下立判。
朱标没想到老朱竟然给予赵毅如此高的评价,不由也接过叶琛手中的卷子看了起来。
“父皇,有青田先生之风啊……”朱标嘴里喃喃自语了一句。
“此卷命人裱起来,放到朕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梦回大明,我成了蓝玉小舅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