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你要纯洁(1/2)
李逸没想到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在高知县看来竟是这么简单。原来在这里,不就是一点春秋笔法,挪用一些本就可以自己支配的资金,把事情对付过去,那这TM就叫双赢。
一方面完成了任务,朝廷不会管你的赋税是怎么来的,甚至也不会管你是不是有截留,只要你交够数量那就是完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也是说明朝廷对基层的掌控力度是不够的,这就给了基层官员们上下其手,欺上瞒下的空间。
另一方面不去捅破可能引起民变或者读书人指责的事情。万一真的认真负责,出了事情,引起民变或者导致人自杀,那些上官或者自诩为正义的读书人,会理解你为国为民的苦衷么?并不会,在有心人的挑拨下,你会成为被攻击的焦点,罢官免职那可能都是轻松的了。
高知县显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也确实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李逸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确实是能够保护自己。哪怕是在现代,也是这样,能够摆平事情那就是能吏,至于手段,重要么?
李逸知道,高知县是真的将自己视为学生之类的人物了,不然也不会将这样的计划对自己和盘托出了。只是作为一个现代理念还是主导思维的人,还需要时间消化。
高知县见李逸没有说话,以为他的书生意气还觉得有什么问题,就从大小姐送来的礼物中拿出了一块墨。
“这徽墨是好啊,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用起来也是,色泽浓黑、墨香浓郁、墨汁流畅,确是不可多得的商品。
只是这样的好墨,就连我等都很少能用上吧,平时能够使用的,不过是一般的墨罢了。更有我等读书之时,为节约成本,所用之墨就更不用说了,更有甚者,在学习之时,用竹棍等代替笔,河沙泥土代替墨,用以习字。
但是,我们总不能说,不是用徽墨写出的字就不是字吧。达成目标是目的,其它的都是细节,不影响大局。李秀才,你能力出众,应当志存高远,过于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反而会影响你的前途。
老夫出身川蜀,想来在地方任一府父母已是极限,但秀才你不同,你是大宋龙兴之地之人,又立有大功,想来必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为了你的前途,你身上不能有污点,我之所以让书佐们将那个卷宗放在第一位,一是想看你的心性,也是给你提醒。要做大事者,必须要在有足够的权力。
就像这个事情,如果你只是一个县令,那么你拿着就是左右为难,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去完成上方的任务。而你如果是府尊,那在全府范围内,你的话比朝中大员的话还要有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贤的话那是有道理的。只有达者才能兼济天下,实现你的理想。”
高知县喝的有些醉了,但他这是把李逸真正当做了自己的理想的传承人了,他的仕途不顺利,在川蜀政权的时候,备受打压,被发配到边陲小县城,心中没有烦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借了这个机会,眼前两人又是和本地官场没有牵连之人,也就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李逸也知道,高才大人是极为有才之人,不愧高才之名。可是,要想进入中枢,或者是一方府尊,那可是进士官的特权,李大秀才啥都行,就是这科举,太难为他了。只是这是高知县的美意,只能接受,还要做出千恩万谢的样子。
高知县看到李逸这个样子,也是极为满意,只觉得孺子可教。便借着酒意,说出了自己以前的经历。
高知县成为榜眼之后,那是意气风发,当时他在成都,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看到了川蜀政权的腐败,凭着一腔热血,上了一个上万字的奏折。指出当前的川蜀政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朝廷冗官极多,大量耗费朝廷钱粮;在外官员贪腐,百姓民不聊生;军队士兵成为将领的私奴。在奏折中,高知县力谏当时的川蜀皇帝实施改革,大刀阔斧的裁撤机构,治理冗官,惩治贪直腐,一时他成为朝中清流领袖,风头一时无两。
当皇帝看到奏折之后,很受感动,当即接裁撤了官员数百名,派出使者到各县惩治贪官,到军队整顿军队。当时高大人以为得遇明主,正有心做出一番作为,就有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感觉了。
然而,好景不长,新政实施了不到一个月,也没有正式的旨意下达,反正就像顺理成章的一样,就停止了。朝中被裁撤的官员陆陆续续的又被招了回来,就像只是去度假了一个月一样。至于惩治贪官,整顿军队,那只能是当作没有看见了,还是那样的腐败。只有我们高大人,先是被调出了中枢,接连被贬,后来,虽然朝中局势还是很动荡,但没有任何人想起我们的高大人,或者说,把他往偏远地区调动,才能想起他。到最后,宋兵来之前,他甚至以堂堂榜眼之尊,屈居知县之位,这在川蜀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眼见他的同年,都成为了川中赫赫又名的人物,只有他在各地的县城里打转。也正是这种经历,让高知县也算是历经人间疾苦,也对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些反思,但有些地方他还是想不明白,借这次酒醉,说了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真的是个和平主义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