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兵不血刃(1/2)
王将军原以为,在第二道关口会遭受到蛮人最激烈的抵抗,然而在他的军队赶到关隘之下的时候,却发现有一群人,已经控制住了关口的关门。蛮人虽然想重新将关门夺回来,但这群人的战斗意识很高,一时半会,战斗还处于僵持之中。
这群人之中,为首的是一个蛮人打扮的人,但是细看他的面容,很明显是川蜀这边的人的长相。只见他面色有些狰狞之色,用手中的武器,拼命地向蛮人砍去,身体已经有了几处伤痕,但他却似乎一点都不关心他自己的身体。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悍不畏死的拼杀,才让他们看起来这么一点人,都能牢牢地守住关门的空间。
王将军没法判断这些人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很明显,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管怎么样,哪怕他们是做戏,关门也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混乱,只要趁这个机会拿下了关门,剩下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看到官军已经赶到,那些拼死控制住关门的人异常兴奋,接连向官军打着手势和信号,表明他们也是自己人。这些人确实也带着之前约定好的内应所带的信物,这让王将军心情大好,看来这是有人已经提前做好的准备,那么关门一破,蛮人就没有了屏障,这大功岂不就在股掌之间了。
这和蛮人交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老王,和他之前联系的一部分不得已投靠了蛮族,但却对蛮人心有怨言的宋人。连同刘祭司汇聚的一小部分内应。
在迷倒了蛮人在第一道关的高层之后,由于对蛮人的熟悉,老王深知这第二道关卡虽然不如这第一道,但要是蛮人反应了过来,要想夺下关隘,也需要付出不小的牺牲。
也不知道是为了疯狂的报复蛮人,还是想要立下更大的功劳,在传递出信息之后,老王就召集了一部分人,希望趁着第二道关口的人还搞不清楚情况的时候,拿下关门,以方便官军一举破关。
在路上,刘祭司看到他们这样,也觉得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他们的人手明显有所不足,在又找到二十来人后,确实短时间无法再汇集更多地人手了。但此时也无法再拖下去了,只好由老王带着这几十号人,向第二道关口赶去。
还好,他们来的还算及时,第二道关口的人还没有搞清楚前线发生了什么,又看到他们都是以前在寨中所能看到的熟悉的面孔,以为他们都是前线的溃兵,又见他们高呼着他们有要事需要向蛮王当面汇报,虽然有一点点不太理解,但是还是打开了城门,放了他们进来。
谁知道,当关门打开的那一刻,这群人就开始了他们的计划,杀掉了为他们来开门的蛮人,让关门无法重新关闭。蛮人这才意识到,前线发生的事情,可能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们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立刻汇聚了兵力,想要把关门抢回来。但是没有想到,这群人的战斗力超出了他们的预估,一时半会,根本抢不回来关口,直到现在,官军到来了。
当官军进入关隘的那一刻,曾经不可一世的蛮人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局已去了。立刻有人丢下了武器,跪在了路边,乞求官军的原谅。王将军看到这样的蛮人,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不久之前,这群蛮人才击败了他,为了和平,他们不得不委屈求全,当时的蛮人,那种趾高气昂的态度,让王将军终身难忘,不想几个月以后,攻守之势就逆转了。
关口失守之后,蛮人再也没有了倚仗,官军直捣黄龙,攻入了蛮人的王宫,蛮王的心理似乎有些变态了。他戴着象征着他们的王权的银饰,坐在所谓的王座之上,但殿中没有其他任何的一个人。所有的卫兵和蛮王的亲属,都带着他们的财产,混入了平民之中,希望能够获得一线生机。
然而,这种想法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保住财产是不可能的。在之前的军令的安排下,士兵有权合法地抢劫蛮人的财富。这里又是所谓的王城,虽然王将军对军令做了一些改良,是要求把所有抢到的财富全部上交之后,再重新按照分工不同进行分配。但是,无论怎么样,城内蛮人的财产都是要被洗劫一空的。
有人或许觉得这样很残忍,但是这是古代战争中很无奈的办法,也是激起士兵士气的好方法。再说了,一般劝降的时候,都会给出条件,其中就有投降秋毫不犯,你要是抵抗到底还是秋毫不犯,那谁还愿意投降啊。先抵抗,赢了就有好处,输了还是秋毫不犯。肯定就要抵抗了啊。能够尽量的少杀人,已经是宋军的仁慈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
王将军觉得蛮王就是个小丑,只是把他困在了王宫之中,找了几个人看着,他的士兵,现在要做的,是尽量的收集财富,这可是发财最好的时候,这些蛮人,都以银饰作为身份的象征,这王城之内,有身份的人太多了,这银子也是随处可见,每个士兵身上,怕是都有不小的收获。
天亮以后,杨侍郎也赶到了这里,蛮王还是坐在他的王座上,精神萎靡显然已经是没有生存下去的意志了。杨侍郎看到他这样,心中也是有一些感慨,这支蛮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恐怕是从历史中被永远的除名了。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却把仁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真的是个和平主义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