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MSZ-006A1ZPlusA1(1/1)
机体型号:MSZ-006A1
英文名称:Z Plus A1
中文名称:Z Plus A1
机体类型:攻击用量产型可变MS
制造商: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所属:卡拉巴
初次配备:U.C.0087
世代:三
著名机师:阿姆罗·雷
内部环境:位于躯干的可弹出式全周天屏幕/线性座椅单人驾驶舱
尺寸:头顶高:19.86米;全高:22.11米
本体重量 :32.7吨
全备重量:68.4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高达γ尼姆合金
发动机功率 动力源:米诺夫斯基超小型核聚变反应堆
出力:2070KW
装备及设计特征:姿势制御喷嘴数:8
传感器有效半径:16200米
推进力:101000KG
加速度:1.48G
推重比:1.70
固定武装:头部60mm火神炮×2;光束剑×2(额定输出功率0.75MW);大腿部光束加农炮×2(额定输出功率2.4MW);光束步枪(额定输出功率5.7MW);盾牌
选用武装:FXA-03M2型高能米加粒子炮(功率8.3MW,含光束刺刀,功率0.8MW)
MSZ-006Z高达在格利普斯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不仅令奥古喜出望外,而且也让卡拉巴为之动心不已。由于卡拉巴的活动范围却仅限于大气圈内,因此卡拉巴从奥古那里获取了相关的技术,单独开始开发适用于地上作战的“Z Plus”系列改良机体。首先完成的便是MSZ-006A1 Z Plus A1。在卡拉巴内的番号为MSK-006。
Z Plus A1的头部是以Z高达的基本设计为基础,再加上卡拉巴独立开发的特定传感器组件。与Z高达相比,Z Plus A1取消了大气圈突入机能及腕部的榴弹发射器,其更换了更加适合大气层内使用的FXA-01K型飞行装甲。该飞行装甲最初在Z高达一号机上进行了测试,稍加改良后便运用到了Z Plus A1上,将复杂的变形机构简化,进一步提高了性价比以及可靠性。同时加大了可变后掠翼(Variable Geometry,简称VG翼),降低了WR形态时的脚部高度,而WR形态扁平的机身也成了机翼以外的升力体,为机身带来额外的升力,同时降低了翼负荷,大幅提升了转向能力。翼套设置在两引擎前方,进气道外侧,可变后掠翼的转动点就在翼套内,使得转动点远离机身纵轴,减少了因可变后掠翼改变后掠角而引起的升力重心位置变动,由于三胴机体的两引擎间隔较大且机翼转动点离机身较远,因此升力重心的移动更少,也意味着安定性更高。
由于该机的任务仅限于大气层内,主要推进系统由热核喷气/火箭引擎换装成单一的热核喷气引擎,冷却系统也改为空冷构造并且遍布全身。热核喷气引擎有着优秀的燃费效率,由于使用的是核融合炉的热量,近乎不需要化石/化学燃料作为膨胀工质,而且使用空气作为推进剂兼冷却剂。
此外,机体延长了后头部使60mm火神炮的装弹量增加了80%,WR形态的机首装入了各种传感器,增大了机体的探测范围,大腿部使用了可变式框架结构的能源直接型光束加农炮,可独立进行操作,不需以手来使用。
以上的改进使Z Plus A1完全能够符合设计时的要求——进行大气圈内长距离侵攻作战。但该机处于WR形态时,操纵性及推力加速度比不上一般的战斗机,而且速度也只能在1马赫左右,不过由此也促进了WR形态能与战斗机媲美的Z Plus D的开发。
Z Plus A1完成后,由于成本依然高于常规量产机,因此最初只生产了20余架,卡拉巴特地以其为中心编成了强力的特殊部队——迦楼罗级舰载机母舰奥特姆拉号最初的Z Plus飞行队——第18战术战斗机侵略者中队(18th Tactical Fighter Aggressor Squadron=18TFAS),而担任18TFAS队长之职正是一年战争时期的传奇王牌驾驶员——阿姆罗·雷,其专用的Z Plus A1也与普通机略有差别,采用了不同于其他Z Plus A1的橙灰相间涂装。
而在这基础上,Z Plus系列机体也诞生了诸多的衍生机型,显示了这一机型的前瞻性和技术积累。该机是担任18TFAS队长之职的传奇王牌驾驶员——阿姆罗·雷的专用机,机体与普通的Z Plus A1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采用了橙灰相间涂装,以达到宣传反泰坦斯的效果
不想错过《机动战士高达:悲惨的过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