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苏宏安和学校的第一次接触(1/2)
苏宏安要上学的想法自然引得众人一阵哄笑,他只有四岁,即使论虚岁,也只有五岁,村子里的孩子大都是七八岁才开始上学,他的大姐苏宏娜直到虚九岁才上的学。
但是上学的念头已经种在了苏宏安的小脑袋里边,生根发芽,一天比一天茁壮。
苏宏安是个极倔强的,认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无法拉回。
封雨莲也被缠的没有办法,就将苏宏安带到学校去,看学校能不能破例,先让孩子跟着学,校长是一个脸型宽阔黝黑,毛发旺盛的黑脸汉子,也是村小学里唯一的一个公派老师,他面相凶恶,一般大人见了都有几分畏惧,小孩子更是害怕的不行。
“高老师,这娃娃天天跟家里闹着要来学校上学,你看能不能让他来呀!”封雨莲说道。
“哟!这事情倒是稀罕,娃娃们都怕来学校,你这小子还爱来学校,几岁了呀?”
“我五岁了!”苏宏安朗声答道。
“实际才过了四个生日了。”封雨莲补充道。
“太小了,哭鼻子了,哄都哄不好。”高校长打趣道。
“老师,我是男子汉,不哭鼻子!”苏宏安连忙解释道。却把大人们逗得哈哈笑了起来。
“男子汉?好个男子汉!”高校长心中很是欢喜,但是苏宏安真的年龄太小,肯定没法子办理入学的,他难得温和地说道:“小男子汉,你要是真想上学来,现在是不行的,已经开学很长时间了,得到明年开学的时候,你再来报名,我一定收你入学,你看好不好?”
苏宏安思索了一会,认清了当前的形势,遂爽快同意了高校长的提议。
封雨莲也乐见其成,既完成了自己争取让儿子入学心愿,也终止了儿子的纠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阳庄尘土飞扬的小路上,苏宏安在新窑洞修建地和旧居之间玩耍来回的时候,手中多了几张哥哥姐姐的旧课本上扯下来的图画,走走停停,时不时地拿起来观看,虽然这个时候,他并不认识纸张上的人物文字,但看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若有所思。
新窑洞已经进展到了撺烟洞、裱窑掌、与盘炕安锅灶的步骤了,施工现场更是热火的不行。
“撺烟洞”是个奇迹,人类自发明了居室后,室内取暖所产生的烟气的流散问题便是一件大事。而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极高的才智与技巧。在黄土窑洞中,人们从留灶台那边把烟经过土炕引到窑洞胳窝处,从胳窝上方的窑壁上垂直挖一个1米多长、30公分深的土槽,等到土槽挖到上圆处时再向山顶面上钻一个细土洞,以作为升散烟气的通道。撺烟洞时用一个可以不断加木柄的锋利的小铁铲,在靠近窑洞上圆处已挖好的土槽那里开一个水平的0.3米深浅的洞窟后,调整角度将铁铲高举垂直向上的方向,再运转双臂使铁铲不停地上下运动,自然就会有土屑纷纷地被铲落。随着土屑的剥落与洞口的推进,这时需不断地将铁铲的木柄一节一节地加长,这样,当铁铲木柄的长度足以刺破山体时,这个窑洞的烟洞就成功了。
“裱窑掌”就是在窑壁内竖木柱,架拱梁,贴卧几根长木做成“窑楦”,以撑住窑顶,土质好的窑洞不用裱窑掌。土炕一般在窑洞的最深处,大小根据各自窑洞的尺寸而定。在长方形结构的土炕上,挖两三道走向基本一致的炕道,炕道从灶台开始到胳窝处结束,然后再用当地的沙石板盖上,先用麦燕泥抹好,待快干时,接着再用细黄泥抹几遍,等到最后刷成黑色就算大功告成了。
灶台主要是做饭所用,它包括锅窝、铁锅与进柴烧火的灶火口。在祖先留有的灶台上,紧挨炕的那一半正中掘一个小土窝,这就是锅窝,与炕相通,主要是散发烟气所用,上面安一口供全家人煮饭用餐的大铁锅。锅窝的前面挖一小通道与灶火口相通,是走烟所用,灶火口一般有20公分高的直径,有40公分的深浅,上面安小锅,中部用炉条挡住是烧火所用,下面与地相通是掸炉灰,地下面挖一小坑,用于存炉灰,上面用石板盖好。这时要用燕麦泥把锅窝、通道、灶火口用泥巴套好,以防走气,抹好后,就可以烧火做饭了。
最后,苏国庆把自己做好的门窗安上,这是他做了成百上千架门窗中,最用心的,也是他给自己做得唯一一次,在四孔窑洞的门窗上精心雕刻了四个大字:“四季平安”。
所有的工程都已经完成,就到了窑洞合龙这一天。
施工的大师傅,同开工之前一样,在院子里立起香案一张,焚香叩拜,鸣炮三响,对着山神土地神位跪下,口中念道: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祈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各安方位,备守坛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合龙口仪式举行完毕,就到了大人、小孩最期盼的吃席环节,对于那个一年吃不上几次肉的时代,这真是让人向往。
苏国庆和封雨莲将准备好的饭菜端上大桌子,盛情款待乡邻和匠人小工,招呼大家吃好、喝好。饭后,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你好,宏安:农家小子斗天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