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章 雪地行军(1/2)
“陈姑娘。”绿袍男子朝陈嫣拱了拱手问礼。
“李将军。”陈嫣又恢复峻冷的模样回礼。
见后面两个人过来,郭虎自知没趣,朝陈嫣轻哼一声,骑在马背上,朝那个李将军抬了抬手后,一提缰绳,纵马追赶前队去了。
众人无言目送他骑马走远。
李将军注意到陈嫣身后,拿着朱漆长枪的张宇轩,眉毛一扬问道:“这位是?”
“是我的亲兵,叫张宇轩。”
“哦?”
“这位是是李元胤李将军,和张月张将军。”陈嫣又向张宇轩介绍。
“李将军,张将军。”张宇轩抱着枪,学着他们拱手行礼的姿势。
李元胤后面的张月,朝着张宇轩笑着拱手回礼。
李元胤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宇轩,见他身材高大,面相不像是如今穷苦的百姓,倒像是哪里富贵家的公子,心有疑问,但终究没说什么。
“陈姑娘,探马回报,预计下午就要和闯军交战了,你自己小心。”
“谢过李将军,我会的。”
李元胤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然后带着张月骑马迅速往前军汇合。
张月倒是回身告辞。
骑兵出发完了之后,就是本地守城的卫所军,包括陈嫣的手下二百多人。除了领头将官骑着马,其他人都是哆哆嗦嗦的穿着红夹袄。
手里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拿刀的、拿叉的,挎着弓的,举着枪的,基本都是有啥用啥,看的张宇轩直皱眉。
陈嫣手下二百多人,有之前他父亲的把关,人员素质还不错,但武器装备好点有限。
明军火器装备率非常高,超过三分之一都装备着火枪,但基本都是三眼铳、鸟枪这些,临阵放三枪就算报答朝廷了?
听了昨天管事的介绍,张宇轩非常怀疑这些火器在战场上真正能发挥的威力。
火炮也有不少,但城头的大炮几千斤一座,卫所军缺马根本拉不动。
小炮一大堆,碗口粗的都算少的,多数也就比鸟铳粗点的小型火炮,装在四轮小车上,由人推着走。
不少士兵面有菜色,集合行军乱糟糟的全无章法,甚至还有临时拿了别人银子,过来顶替应差的。
怪不得明朝有那么多倭寇、起义能席卷内地多个省份,这战斗力也太差了。
也怪不得朝廷不敢处置高杰,高杰的几万骄兵悍将要是真的做起乱来,大明的南方就别想要了。
幸好高杰还算听话。
听说这次南方的高杰亲率十二总兵对战闯军李友,而李成栋从徐州南下夹击闯军,应对闯军的一路偏师。
总兵本来是大明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称为总镇。如宁远总兵吴三桂、大同总兵姜瓖都是威震一方的实权人物。
而高杰手下被他自己封的十三总兵就水多了,基本上只能独自带一营兵。
出了城门,城外四野一片白茫茫。积雪路滑,官道被前面的骑兵踩的一路泥泞,步兵只能从旁边的小路踏雪前行,也好不到哪去。
最惨的就是炮兵,在雪水泥地里艰难推着炮车,不时有稍微重的炮车陷入雪地里,炮手们手拉肩扛苦不堪言。
张宇轩回头望向徐州城高耸的城墙,从徐州城出发的近万人马,排成长长的一字长蛇阵,前面的骑兵已经看不到头,后面的军队才刚刚出城。
张宇轩心想:“冬天出城打仗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守城呢?”
当张宇轩将疑问告诉陈嫣时,陈嫣先是故弄玄虚的笑话张宇轩一阵子,才认真给他解答。
原来徐州城在十几年前,因为黄河改道被黄河灌城。城墙被毁,城里的建筑都掩埋在五米的黄沙之下。
崇祯元年,徐州在原址上建城,说起来这是徐州第三次在原址上重建徐州城了,在现在的徐州城下,还有洪武年间重建的徐州城,而在下面还有一座更早的徐州城。
“城叠城……咱就说非要在原址上重建吗?没准哪天又被淹了。”
“当然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啊!”陈嫣故意用看不起张宇轩没学问的眼神说道,“徐州北接黄河,漕运枢纽,黄河、泗水、汴水、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又是连接山东、河南、凤阳府的中心,怎么可能不重建?”
“后世的徐州可没这么重要。”张宇轩心想,又问道:“那我们直接守徐州城不就行了吗?”
陈嫣摇了摇头,“要是那么简单就好了,徐州城周长9里多,而守军又太少,真的守城,可能连城头都站不齐,到时候闯军随便一个地方就可以破城。”
“而且,”陈嫣也回过头看看屹立在初升朝阳里的徐州城,“你有没有注意到城南城门外的商铺?”
这么一说张宇轩想起来了,之前就在城南户部山买的用品,而且很多商铺都是建在城外,“是啊,城外的商铺比城里还多。”
“因为听说黄河决口的时候,徐州只有两个地方没淹,一个是云龙山,一个是户部山。所以此地俗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振大明,从崇祯上吊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