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卓铁匠(1/2)
一片普通的棚屋,棚屋里面都有一个高炉,里面燃烧的火红木炭,放着一些烧的通红的铁料。
高炉旁边是用来鼓风的风箱,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工具和半成品。
明朝的工匠都是纯手工打造,一个铺子都是一个家族的人,里面的手艺都是父子相传。
张宇轩跟着陈嫣在棚屋里面七拐八拐,左右看到的铁匠们大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麻木的捶打着火花四溅的铁块,看到张宇轩和陈嫣两人,都有些好奇的从棚屋探出头张望着。
一个跟他们穿着打扮差不多中年人跑过来,仔细一看,身上穿的黑漆漆的,竟然是打着布丁官袍。
“我是此地匠作司吏司吏,不知二位到这里有何贵干?”
此处别看简陋,也算是官府的武器生产作坊,自然是闲人免进的。
陈嫣见状说道:“我是京营参将陈嘉谟之女陈嫣,有事找卓丘卓铁匠。”
匠作司吏见二人穿着打扮也不是普通老百姓,便前头引路将张宇轩陈嫣两人带到一个棚屋前。
这个棚屋跟别的棚屋没有什么差别,一样叮叮当当的,就是多了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卓”字。
张宇轩掏了一两散碎银子给司吏,司吏眼睛一亮,乐呵的跑过去找到里面一个中年铁匠,说了几句。
那铁匠本来正在打铁,闻言,朝屋外看了一眼,又敲了几下钳子上暗红的铁块,已经形成一个长矛枪头的形状。接着往旁边的水池里一塞淬火,升腾起一阵白烟,和“滋啦”的声音。
将枪头放到一旁,铁匠将手在围裙上掸了两下,出棚屋拱手问道:“俺就是卓丘,你们二位找我?”
细看这个卓丘,五十多岁的样子,大光头,高个子,浑身古铜色的皮肤,年龄不小了,手臂虽然黑瘦,但是肌肉隆起非常有力。
“是,卓师傅不是本地人吧?”
“俺是山东人,不知姑娘有何指教?”
司吏也解释到,卓铁匠一家是一年前来到徐州的。
“卓师傅知道斑鸠铳吗?”陈嫣盯着卓丘问道。
卓丘眉头一皱就想明白,“军器局的那把?”
“正是。”
“俺当时送过去就后悔了,管事的跟我说得等人花银子买了,才能给俺银子,这一晃都半年了。”
“真的是你打造的就行。”
“敢问姑娘是什么时候买的?可是有什么问题?”
“也就十天前吧,不过不是我用的,”陈嫣眼神看向张宇轩,“你问他就行。”
看众人的目光看过来,张宇轩说道:“挺好,不管是做工、精准度还是威力都挺好的,就是稍微重了点,不知道卓师傅这还有吗?”
卓丘脸阴沉了下来,“有,公子稍等一下。”然后转向棚屋喊道,“天明,把你屋里的火铳拿一杆出来!”
棚屋里面还有五六个人,两个青年人正在打铁,一老一少两个女子在用磨刀石磨刀刃,还有一个小男孩在铲煤,一个女孩在拉风箱。
听到喊声,打铁的里面稍微年轻的那个应了一声,放下手里锤子进里屋。
过了一会从屋里抱出一个木盒,放在地上打开一看,里面是跟张宇轩之前一样的斑鸠铳和成套的装备。
张宇轩接过来用手掂了掂,跟之前的那把基本没有差别,“卓师傅家里,还有不少这样的火铳吗?”
卓丘沉闷地说:“刚从山东过来的时候,打算是做一些给卫所,靠这个吃饭的。结果送去一杆根本没人要,其他还都摆在家里,现在只好靠打造钢刀长矛。”
“那还有多少?”
“还有十杆,有几把是从山东带过来的,也有是刚到这边时候几个月打造的。”
旁边的匠作司吏接口道:“老卓,早就跟你说过,你这火铳价格太贵,别的鸟铳才一两多银子一把,谁买这个?”
拿火铳出来的年轻人卓天明反驳道:“我家这个用料足,都是千锤百炼的精铁,光是火铳钻孔就要一个人干一个月,跟别的鸟铳能一样吗?”
卓丘连忙批评道:“大人讲话,小孩子别插嘴。”
张宇轩端起枪管瞄了瞄,枪管、准星、照门都没有什么问题,做工精良,已经有了标准化的概念,跟兵器局的大小口径都不一样的鸟铳不一样。
“卓师傅现在还做火铳吗?”
卓丘摇了摇大光头,“没人要,现在这边也没什么伙计,我准备把家里的活什卖了,带家人到天津或者南京去。”
“别呀!”真的去天津那就糟了,到时候绝对成了满清的帮凶,“你们这有多少把,我都要了,再给你下订单。”
“真的?!”卓天明眼神一亮,惊喜的问道。
“嗯……”张宇轩一着急就张口要了,不过真要拿银子,还得靠陈嫣。
张宇轩朝陈嫣望去,投去请求的眼神。
这斑鸠铳的威力陈嫣自然也是知道,反正现在手里的银子宽绰一点,十几把火铳的银子还是能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振大明,从崇祯上吊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