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访古寻幽金阁寺风水铺排平安京(1/3)
春花秋月杜鹃夏,
冬雪皑皑寒意加。
这是日本佛教曹洞宗祖师道元禅师的一首和歌,题名《本来面目》。禅师是日本佛教史上最富哲理的思想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词中,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就是用这两句诗开篇的。这篇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词,如今已经成为东方文学的经典之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演讲的时候,这位常年生活在京都的日本作家,压根就没在乎西方人能不能听懂。
闲话不表,我们书接上文。
且说老头儿提出带我们到京都走走,这自然是求之不得了。于是我简单收拾了一下,和老头一起走出旅馆门口,那辆埃尔法已经在那里等候。
“金阁寺。”老头淡淡地对司机说了一声。
“哈吼。”司机的回答让我十分吃惊——这是我在看日本影视剧的时候,里面武士回应上司命令时常见的回答方式。
以我对京都城的了解,金阁寺应当位于京都洛北地方,是比较偏僻的所在。果然,这辆埃尔法车从京都御所的西面绕了过去,一路向北驶去。
半小时后,金碧辉煌的金阁寺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在夏日苍松翠柏的掩映下,这座纯用金箔贴满外墙的木结构建筑,没有显示出丝毫的俗艳和奢华,反倒因其精巧的结构和简练的线条,配上清澈池水中的倒影,显示出一种不真实的、摄人心魄的美。
“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呀?可我以前肯定没来过这儿。”孬蛋在一边嚷嚷。
他当然见过了!
小时候我们家刚买电视机的时候,他经常跑过来蹭。《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这些早期的日本动画片,我们都是在家里那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上看完的。一休小师父每次去拜见幕府将军足利义满,背景就是这座气宇不凡的金阁寺,而金阁寺的正式名称“鹿苑寺”,用的也正是足利义满的法名。
“比原来的还美……”我喃喃地说。
“原来的?”孬蛋更不明白了。
“还记得《聪明的一休》吗?这里就是足利义满将军每次接见一休的地方啊,也是武士新右卫门保卫的圣殿。”
“哦……我就说嘛,怎么这么眼熟!”孬蛋也立刻兴奋起来。
“不过这已经不是当初那座金阁寺了。”我轻轻地说。
与川端康成齐名的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曾经写过一部小说《金阁寺》,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炎上》。小说取材于发生在1950年的真实事件:金阁寺见习僧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据他自己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之美的嫉妒”。
三岛的小说中,生来为口吃苦恼的青年沟口来到金阁寺出家以后,终日沉迷于金阁之美,幻想在战火中与金阁同归于尽的壮美场面。日本的战败,京都的幸免于难,使这一愿望永远化为泡影。绝望之余,他竟然将金阁付之一炬……
无论是这个历史事件,还是三岛对这件事的解读,在正常人听来都匪夷所思。不过想到三岛由纪夫后来绑架日本自卫队高级将领,煽动陆上自卫队发动“保卫天皇”兵变,最终当众切腹自杀等一系列疯狂举动,他用这种近乎变态的思维方式解读这一历史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我讲完,孬蛋也叹了口气:“不过,这座新修的金阁寺也是挺好看的。”
老头也叹了口气说:“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京都同样存在着保护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突然转向我问:“据说京都就是唐代的洛阳城,而且是风水堪舆术传入日本的产物,是这样吗?”
“也是,也不是。”我学着老头之前的口气回答,惹得老头哈哈大笑:“茂才兄弟学得倒是快,那好,我就洗耳恭听。”
“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吧。”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假如说,19世纪日本人开始‘全盘西化’,转而向西方学习现代科技的话,那么公元7世纪,他们就是‘全盘唐化’,向唐朝学习文化和技术。除了典章制度和宗教文化外,当然也包括建筑艺术和风水学,风水学也就是在那个时期,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在日本的都城建设中,有过多次的大规模的修建工程,比如修建今天奈良的平城京,390多年后修建难波京,按照史书记载,每次都有地相师参与其中。
“平安京,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京都,应当是以唐代长安城为蓝本兴建的,城址是依据中国四神方位来选定的。”
“四神方位?”老头好奇地问。
“是的,就是我们看到的经卷上,标明四方的神化形象。不过这话说起来长了。”
“没关系,我们又没什么事,你慢慢说。”
“好吧。”我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京都的建城风水堪舆过程慢慢道来:
从平城京迁都这件事,桓武天皇已经计划很久。当时皇权日渐低落,因此他想离开奈良,远离以藤原氏为首的权贵和僧众的影响。
平城京以北四十公里的长冈京,曾经是首选之地。但长冈京还没建成,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洛阳风水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