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兜底(1/2)
人生的长河里,谁是那个愿意为你兜底的人?能够说出两三个,已是幸运。
当然,最终能够为你人生兜底的,只有你自己。
命运的拐角处,我遇见了他们,是我的福气。
2003年的秋天,我回到了课堂。李老师还住在县城医院医治,教化学的樱子老师暂代班主任。她大学毕业一两年的样子,留着长长的头发,比我们年长几岁而已。青春洋溢,热情大方,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下面这20分钟,我想说一件事,洢锦的妈妈病情严重,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她渡过难关,献出一点点爱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哈。洢锦你呢也不要有压力,人生难免遇到点挫折。”,她把纸箱子放在讲台旁边的桌子上,自己先投了点钱。同学们一个个的走上去,5元,10元,20元的往箱子里投。
5元是我们大多数小镇高中生的菜钱了,那时候我们几乎都带大米,自己淘洗干净,放到宿舍阿姨指定的地方蒸米饭,下课5毛钱打一小碗清水菜,没有什么油水,更谈不上营养。有的同学为了省钱,带辣椒酱拌饭吃,连这菜钱也省下了。条件好一些的自己租套房间,自己做饭吃。
看着我的同学一个个的走上去投币,心情很复杂。充满了感激,又觉得欠下了一大笔还不清的人情债。我在心里暗暗发誓:“等我上了大学,我要赚钱,要做公益,帮助更多的人。”
20分钟后,班长清点了一下钱,大概300多吧,具体金额我记不清楚了。学校减免了学杂费,几个同学快速的帮忙找了宿舍,租住宿舍的费用和生活费都解决了。
过了几日,我搭班车去县城看了李老师,他还在病床上养病。一只手用纱布裹着吊在胸前,一只脚骨折。师娘看见我走进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洢锦啊,你们李老师看你没来读书,着急呢,说这么好的孩子,可惜了!”,师娘是个爽朗的人,她支持李老师的工作,平时对我们也很好。
“洢锦你来了,县城这麽远,你就不要来了,现在高二了,多花时间学习。你妈妈好一点了吗?”,李老师看到我,关心的问道。我的眼泪开始哗哗的流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短短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内心的无助和无奈,无处可说。而李老师出了车祸,还记挂着我。我不过是他的一个学生罢了。
“别哭了,这个时候你要坚强呢,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我们看好你!”,师娘在旁边补充道。“我知道了,谢谢师娘,李老师你放心,我会努力的!”,道别了李老师和师娘,坚强这个词开始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一个月后,老母亲在市里的医学院动了手术。那两年村里得脑瘤的人冒出来好几个,有的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放弃了。有的动了手术,人还是撒手人寰。
在确认是脑瘤的那一刻,村里人给老父亲说,医什么医,娶个新媳妇还要不了那么多钱。奶奶说做人要有良心,生病了我们就医,砸锅卖铁都医。那一年,奶奶已经75岁了。在重大事情面前,我们全家都会听奶奶的意见。奶奶是我们的主心骨,哪怕她年事也高。村子里重大的换届选举,人事任命,领导们也喜欢听听奶奶的建议。她虽然没有文化,在大是大非面前,在识人辩人面前,奶奶有她独到的智慧。
老母亲做了开颅手术,三个姑姑,五个姨妈,一个舅舅出了大力气。不遗余力救她的,是她的婆婆——我的奶奶。她让姑姑打了很多申请,一级一级的找人,不遗余力的把她一年的抚恤金拿了出来。
中国式的亲情,在危机关头,他们站了出来。亲人为老母亲的生命兜了底。
三个月后,老母亲恢复得很好,医生说她的身体体质不错。老父亲去沿海打工,好把欠亲戚的钱一笔一笔的还掉。
我开始意识到,我欠下了很多人情,我是家里的希望。
高二学科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背书做题。我们的生活,在学校和宿舍两点之间。
我是没有经过选择理科文科这个过程的,因为李老师教物理,直接读的理科班。实际上我的文科更好一些。小镇那些年考取专科的多,本科的少,我觉得我可以。
宿舍的老板和老板娘很好,他们做火锅有时会做多一些,吃饭赶上就一起吃。外面5毛钱的菜,清汤寡水的,吃了晚上特别饿。老板娘鼓励我们做饭,她没有考虑做饭增加烧火的煤炭成本。那时候流行韩剧,还有一部剧叫《半生缘》,她觉得我们整天做题辛苦,电视开始就叫我们下客厅看一会儿放松,时间差不多就催上楼睡觉。
宿舍住了15个人左右,初中到高中的学生都有,三五几个搭伙做饭,伙食改善了,有个题不会什么的,大家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偶尔聚在一起去户外的山顶看星星,拔地瓜。
男生宿舍里住着七八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有3个,“大才子”,“大诗人”,一个“大帅哥”,女生宿舍有两个温柔漂亮的小姐姐。他们比我们高一届。爱情和梦想,这是我们去户外讨论的话题。
“大才子”名字叫阿凯,和我是初中同学,不知道为什么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微笑花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