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北国朝堂(1/3)
北国的秋天,天高海阔。
北国的皇宫不似南国,不甚精致,却殿宇层层,给人雄浑厚重之感。
北国宫殿中最大的殿阁外,一穿着二品官服的大臣,正在给一跪地人训话。
“我只能带你到这里了,你该给我的东西呢?”
跪在地上的人递上一张纸,朝臣展开看了看。
满意的看着水运磨坊的图纸,点点头,但他没有丝毫走的意思。
“到里面,别乱说话。别提我。
“更别指望我会帮你。”
<br>
北国早朝,内监领上一个黑衣人,他身材消瘦,约莫三十多岁年纪,却饱含风霜侵袭,鹤发鸡皮,老得很。
他下拜之时,露出双手,满是老茧,群臣中有人嘀咕,“下人。”
他起身后,朝龙椅一看,似得了一个首肯,便转身向北国群臣详细描述他那巨大的工程。
他不是别人,正是河伯。
北国群臣立刻从他的口音中听出,他是个南人。
然后他说的便不再重要。一个南人的出现,让北国朝臣空前团结。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修一座会淹没数千亩良田的大坝,去救南边的那些蛮子吗?
“你好大的胆子,你把我们当傻子吗?为什么他们南蛮子自己不修?”
河伯一袭黑衣,挺拔修长,头颅抬得很高,双眼满是蔑视。
他踱步在朝堂之中。面对如此谩骂,也不生气,淡淡而不失颓废的回道:“是呀,他们为什么不修?”
“金陵的朝廷怕从此被荆州人把住了命门,而荆州人怕大坝一修失了土地,失了民心。
“他们各有算计,可谓费尽的心机,却是在自取灭亡。”
此话一出,满朝默然。朝堂中多的是聪明人,他们立刻明白此人所言非虚。
此时,又有一儒雅官员站出,“战国末年,强秦虎视六国。其邻--韩国孱弱不堪。走投无路之下想出了‘疲秦’之策。他们派出水工郑国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以利秦国农业,实则耗竭秦国国力。”
这话尚未说完,已经有人在人群里轻笑了。待话说完,北国群臣更是个个带笑。看着这个南人出丑。
但这个黑衣南人,只是淡然一笑,走近儒雅官员面前,一礼,问:
“大人,不知秦国可修了这渠?”
儒雅官员脸色一寒,点了点头。
黑衣南人怕他的点头无人看见,补充道:“秦王没有因郑国是韩人而放弃工程。采纳了他的意见,兴建了这一郑渠,对吧?”
他的挑衅让儒雅官员脸色扭曲。
那个儒官抛弃了他的修养道:“可因此渠,秦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让秦国战车,停止了几年的征伐。”
南人听后,愣了一下,就在群臣以为他无言以对之时。
他轻声问,“此渠,今日尚在?”
儒雅官员被他问的愣住了,他不是工部官员,他不知此渠在哪里。更不知道这渠在不在。
河伯读懂了他的茫然,“大人,没有去过那里,也不奇怪。这渠,今日依然在。数百年过去了,这渠依然灌溉着秦国曾经的土地,让它沃野千里。”
儒雅官员此刻脸已变色,但他依然没有放弃道:“‘疲秦’计划败露后,郑国终于承认自己是个细作。”
他这是在威胁,河伯笑了,笑的放肆而大声。
“您是在欺辱我没读过书吗?还是您不想让我记起那句话。”
他这赤裸裸的威胁,让北国群臣愤慨。有几个都打算冲上去,给他点颜色。
但河伯瘦而灵活,他躲到殿前,那个龙椅下道:
“郑国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他对秦王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他的话说的大声,所有人都明白他是对谁说的。
大殿陷入了沉默。
河伯期待的秦王没有回复他只言片语。
但他没有放弃,借此上前一步,向高高在上的龙椅深深一拜,“陛下,您甘心您的天下只在长江以北吗?
“您难道甘心和南国征战不迭下去吗?”说完,他抬头向上看了一眼,被一旁的太监狠狠地瞪了一眼。
但似乎他看到了他想看的,自顾自的处爬站了起来。
有个北国将军忍不了了,站出来道:“我们拿下南国是迟早的事,不劳费心了。”
河伯轻笑:“那将军日后打算收复的是一个富庶的江南,还是一片洪水毁得,毫无空无人烟的废墟呢?”
北国群臣沉默了。
一个年老而看起来十分和蔼的老臣上前道:“先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南国的朝廷都不赞成先生的工程呢?
“难道南朝没有一个在乎百姓的大臣吗?
“我想不是,我非不信先生的预言。
“但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疯批公主驾鹤归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