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粘满血的双手(1/3)
李玉芝在14连的生活,不但简单枯燥,还很艰苦。此时此刻的李玉娟不再是当年那个能吃上一口饱饭,就心满意足的农村姑娘了。李玉芝认为她已经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了。她无比向往在场部时的生活。那里是整个农场的中心,有高大帅气的军官,有整齐气派的家属房,有商店,甚至还有集市。这些,都是14连没有的。 更重要的是,场部的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那么精致。记忆中的场部,天永远是蓝的,连空气都是甜的,每一天都阳光明媚。
李玉芝无比怀念她在场部卫生队的日子。那时的她穿着白大褂,像只快乐的小燕子,昂首挺胸地不停穿梭在卫生队的各个角落。那个时候,她每天接触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时的她骄傲、自豪!不像现在,天天和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部队老农们打交道。李玉芝觉得自己和基层连队的人不是一个层次,她不愿意,也不屑和这群人打交道,尽管这群人是那么的质朴和善良。李玉芝急于离开14连,离开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
李玉芝每天对孙东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得上进,你不能认为当上一个副连长就满足了。我跟你过苦子子不要紧,可不能让娟儿和咱们一起过苦日子。你看人家那场部的孩子,那穿的、用的,还有那吃的,就更不用说了。为了娟儿,你也得赶紧想办法提拔。”李玉芝知道,孙娟是孙东的软肋。孙娟出生的时候,孙东已经37岁了。老来得女的孙东疼爱孙娟,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孙娟虽然是一颗会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但也是那个能拿捏住孙东最有效的武器。
孙东本来人就肯干,能吃苦,也够机灵,一直是连队的骨干。再加上李玉芝不停的点拨,很快就有了行动。在那个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年代,地处偏远的14连啥都缺,可就不缺这些东西。什么鲤鱼、鲫鱼、野兔、野鸡、野鸭、狐狸、野猪、狍子、狼、黑熊、甚至老虎,这些都有。隔三差五,孙东就往场部领导家送点野味。那个年代,吃肉要凭票,哪家肉都不够吃。孙东送来的东西自然很受欢迎。一次,孙东打听到一个场部副场长的孙子想养一头鹿,孙东立刻想办法给抓了只小狍子崽儿送过去,虽说不是鹿,可孩子喜欢得不得了。领导的孙子满意了,领导自然也满意了。还有一次,孙东听说另一个场部领导想给老丈人整张狼皮褥子,孙东进山打了5只狼,做成狼皮褥子,直接送到领导老丈人家。不得不说,孙东的上层路线确实走的很好。就这样,孙东给不少领导留下了好印象。
很快,机遇来了。孙娟3岁的时候,农场要成立物资站,负责整个农场生产物资的采购工作。经过那位孙东给他孙子送狍崽儿的农场副场长的推荐,孙东顺利被抽调到了物资站。可李玉芝还暂时留在14连。以李玉芝的资历,想回场部卫生队实在是不够格。李玉芝傻眼了,哭天嚎地的闹了好一阵子,也没回成场部。
1977年的12月,李玉芝回场部的事情有了转机。农场将在卫生队的基础上,组建农场医院。为充实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农场在招聘卫生技术人员的同时,还要公开调选基层成绩突出、技术过硬的优秀卫生员。得到消息的孙娟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跃跃欲试。 李玉芝先是让孙东挨个给能说上话的领导们送了一大圈礼,紧接着,就开始在14连挨家挨户的去游说,想让大家在上级来考核她时,帮她说几句好话。
李玉芝自从来到14连,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她一改以往对人冷冰冰的模样,见人就笑脸相迎,“哥、嫂子、婶子、叔、弟、妹”的叫个不停。每去一家,不是送几块糖、就是给几颗鸡蛋,再不就是一包挂面,家家不空手。虽说14连的职工对李玉芝这个卫生员的技术不认可,也知道李玉芝根本没有什么看病救人的本事,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善良的14连人大多同意了李玉芝的请求。其实,他们也希望李玉芝早点走,换个有真本事的卫生员来连队,解决他们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也有性格耿直的人,没收李玉芝的小恩小惠,在上级来考核时说了实话。
在考核人员找李玉芝谈话的时候,为博得考核人员的好感和认可,李玉芝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欺骗考核人员说14连的接产都是她完成的,还说她最擅长的就是处理急产、难产和急危重症的抢救。李玉芝心里比谁都清楚,14连的急症,急产、难产全是于春喜处理的。李玉芝在14连,也就是个挂名的卫生员。一是人家不来找她;二是即使来找她,李玉芝也总是打发人家去场部卫生队。海口是夸下了,考核也结束了。在等待考核结果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考核结束的第二天上午,是个星期天。每个星期天,连队都只留一个人值班。这天碰巧是李玉芝的班。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走进了连部卫生室。
“李姐,快帮我看看,我肚子疼的厉害!我,我受不了了!”孕妇有气无力的哭着说道。
“快叫你家的送你去场部,你这是不是要生了?”李玉芝问。
“家里没人,我家那个回老家探亲了。离预产期还有2个月。我在家疼了一阵了,实在忍不住了。李姐,你救救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