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2/2)
但那些任务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人都可以取代你的位置。换句话说,你在社里所处的位置是可有可无的。你无法为社里创造效益,在社里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老李哑口无言。
老李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员工在公司的位置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那么他被公司炒掉的危险性就很大。因为任何一个公司都不需要摆设和花瓶,如果你不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那么公司只好请你出局。试想一下,你在公司所做的工作人人都能够替代,公司还要你做什么呢?如果你不想被老板炒掉,那么你就应该让你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变得不可替代,也就是说要让公司觉得你很重要,公司离不开你。怎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答案就是:不要只做上司让你做的事,更要做你应该做的事。
上面的例子中,与老李一起进出版社的小刘为什么能够得到领导的重任?让我们来看看小刘的表现。
小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敢想敢干,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小刘进来的时候和老李一样,主要任务就是看稿子,但小刘不像老李那样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社里布置的任务,他总是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两天完成社里布置的任务,并且还会恰当地对稿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如何宣传推广什么的。此外,小刘敢于打破职责所限,在看稿子之余,自己还策划一些选题,尽管绝大多数的选题被领导否决了,他也不气馁。终于有一次,他的一个选题得到社里一致肯定,这个选题做出来后马上成为了畅销书。这以后,小刘被提拔为策划编辑。社里规定策划编辑每个月要自己策划三个选题,小刘就策划五到六个选题。他总会提前完成任务,留给领导一些思考的时间。他总会在完成社里布置的任务的前提下,给自己加一些任务。就这样,小刘策划的选题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每一个选题都给社里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年后,小刘就被提拔为总编助理了。
不想错过《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