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1/2)
这时候办公室进来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女孩。女人穿一身黑色的风衣,把自己裹得紧紧的,脸色蜡黄,很消瘦,感觉像是营养不良。女孩穿一身牛仔,一张娃娃脸,笑容很灿烂,估计已经毕业两三年了。黄主任向我介绍,她们将是我的同事。女人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女孩和我一样,本科毕业,院校是华中师范。听了黄主任的介绍我心里很平衡,硕士都和我同等待遇,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后来熟了,女人我叫她陈姐,女孩我叫她小盛。
黄主任一走,我们三个人马上站到了统一战线,互相询问对方的工资待遇情况,结果我们都不知道。小盛似乎在这方面是个老手,马上建议我们三个人要统一口径,等黄主任问我们在待遇方面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我们就说出我们商量好的结果。我还没有毕业,没有参照,小盛就拿她以前的工作做对比,她说,我以前在文化公司工作,工资在同等级别的员工中是最高的,加上杂七杂八的收入一个月将近三千左右。这一次跳槽,主要是考虑到出版社能给我一个比较好的身份和平台,钱少点没有关系,但最低不得少于2500。如果少于2500,我就无法生活,在北京消费这么高,我一月不吃不喝光房租水电煤气费就要1200。
小盛说话一句接一句的,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我和陈姐插不上话,听她说得合理我们就点头。陈姐差不多也快四十了,照理说在社会上混了这么久应该很老练才是,可她却像个刚出茅庐的丫头片子,似乎什么都不懂,除了点头就是点头。陈姐说她以前没有做过出版,所以说不上话。
虽然我们统一了口径,但第二天当黄主任对我们说到我们的待遇的时候,我们却像哑巴,一句话也不敢说。黄主任说,待遇社里有规定。但你们放心,只要效益上去了,一年拿上十来万不成问题。这话把我们乐得屁颠屁颠的,一年都可以拿十来万了,我们还说什么说?
第六编辑室是刚成立的编辑室,百废待兴,除了一张桌子什么都没有。社里给我们找来两张破旧的桌子,黄主任说,先凑合着用吧,发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但是我们三个人,还差一张桌子,黄主任就叫我们自己去买。
黄主任对我说,你是男孩,辛苦你一下,你去买吧。这次我吸取教训,坚决不做冤大头,于是很艰难很吃力很不好意思的说,黄主任,买桌子的钱……黄主任说,你先垫上,回来报销。我就知道他会这么说,领导都这样说。于是我也不客气了,直接表明我身上没带钱。黄主任听我这么一说,就让我和小盛先去家具城看看,看到合适的就打电话给他,他再来付款。
于是我和小盛一起来到家具城,看了半天只看上一张红木电脑桌,价格也不贵,500块。于是打电话给黄主任。黄主任打车过来。一看我们选中的桌子,随口就说,没有更便宜的了?我们说有是有,但太小了,放不了东西。他不信,又亲自转了一圈,确实没有发现更便宜的。于是他开始和老伴砍价,足足说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这张桌子从500块砍到450块。老板忍不住说了一句,花公家的钱还心疼啊?幸好黄主任耳朵有点背,没听清楚,否则肯定跟老板急。
小盛小声的对我说,你说黄主任对一张桌子都怎么抠,对我们会大方吗?
我说,应该不会吧,工资是社里发的。
小盛很惊讶的告诉我,你还不知道?我问社里人力资源部主任了,我们的工资就是黄主任发,跟社里无关!
跟社里无关?我吓一跳,那我们算什么性质?
实质上我们这个编辑室是对外承包的一个编辑室,社里什么都不管,自负盈亏,年终编辑室向社里缴纳利润。说得更确切一些,那就是社里的待遇我们都无法享受,我们根本就不是社里的人!
怎么会这样?难怪谭主任说这个编辑室比她们那个编辑室开的工资高,当初我就纳闷,怎么同一个出版社各个编辑室的工资还不一样?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这时候黄主任叫我们了,你们都过来,你看这张桌子也不重,你们两个就辛苦点把它抬回去吧。
我和小盛几乎都要说出口,这么重的桌子竟然要我们抬回去?路上的车辆和行人那么多,我们两个抬着一张桌子多不方便啊。再说了叫一个人力车夫拉回去能花得了几个钱呢?!
我们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当着黄主任的面,我们抬了一会。黄主任打车走了,我们就气恼的放下桌子,叫了一辆人力车,把桌子拉了回去。
八十四
4
经过一番严格的面试,祥善被志鸿教育集团录用了。志鸿教育集团这次在我们学校招了很多人,面试的三分之二的同学都被录用了。朕也去参加了面试,他说去玩玩,结果自然也被录用了。但朕不去,他要去西藏,这回他是动真格的了。
我没想到祥善也会被录取,我真替他高兴,看来我是低估他的能力了。据朕说他和祥善分到一组面试,面试官提的问题祥善对答如流,语惊四座。后来祥善告诉我,他提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背了很多台词,一问到相似的问题往上一套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混在大四的日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