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立足之境(1/2)
慈幼局此时确实还很弱小,弱小到慕行云这样粗中有细的人都没放在眼里,答应送去他手底下的暗卫做教习师父,也只当是在培养一批能够贴身保护探春的下人,半为哄探春开心,半为探听消息。
或者说,女人,从不被当做对手看待过。
这一点是探春的死局,把她牢牢限制在内宅里头,却也是她的生机,让她能慢慢扶持自己的势力却不引起过分的戒备。
哪个略有出息的男人能戒备一个聪慧美丽,为家族呕心沥血,整日在深宅大院困守的可怜女孩儿呢?
不半哄半骗若即若离示弱于人,她如何能借着慕行云撕开这竖在她面前的高墙,搏出一片固若金汤的立足之地?
探春盯着慈幼局的线报眼神薄凉,她不会永远这样弱小,慈幼局也不会。
权利就在那里,在贾赦贾政这样的男人手里,在慕行云这样的皇权手里,她想要权利来救人救己,就得耐心蛰伏仔细谋划,一丁点可能的机会都不可以放过。
想到这里探春心中十分安慰,哪怕贾家跑不出省亲名单,对贾府来说是千钧之担压在肩头,于她个人,却丝毫不算是输。
甚至还能再清一波府上的蛀虫。
京都最好的造景料子都在她这儿,贾府的采买能不来买?什么价格买走,又是什么价格报到公账上,再没人会比她更清楚,简直得来不费吹灰之力。
囤货这主意其实不算高明,关键窍门就在未卜先知的时间差,除了皇帝本人,恐怕再没人比探春更先知道省亲一事了。这更让她加倍注重对慈幼局的投入,灵通的消息能敌千军万马也能赚黄金万两,叫她怎么能不上心?
重用女子和乞儿只是第一步,京都是一切的开始,却不能是目标和结束,慈幼局真正铺展开应当是在皇权无法重压封锁之地。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好地方呀。
探春在江南划下一个圈,静候时机。
到时候,或许还得寻求生在水乡江南的昭惠县主林黛玉相助?
世上,怎么会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和交好呢,五分真心已经算是赤忱。
权利场,不容一点纯粹的天真良善。
……
两月过去,夏天都快要走到尽头,薛宝钗整整在家中闷了数月,薛姨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心中懊悔自己不该轻易就信了王夫人的承诺,那天她带着王夫人轻飘飘的承诺归家,见到女儿难掩失望的眼神就知道要不好。
宝钗一向温柔懂事,不愿让她操半点心的,那时却连情绪都遮掩不住,是真有些伤着了。
“我的儿,千不好万不好都是妈的错,你这样闷着闷出病来,岂不是拿刀割我的肉?”
薛宝钗平静地一笑,“妈说什么呢,我不过是有些苦夏懒怠走动,天气凉下来就好了,在家多陪陪妈不好吗?”
薛姨妈叹口气,“你从小到大都是有主意的,结交姐妹探访长辈没一日空闲,在家歇一歇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不能失了志气。”
“你放心,妈就是回家去求嫂嫂,去求你姨妈,也给你寻一门显贵好亲。”
薛宝钗低头不语,志气?她这些年的奔忙究竟都是因为谁一次次落空?这一回时运这样不济都被她等来元春封妃的好时机,母亲却没能抓住,连一纸合婚八字都没能带回家来,不趁机定下亲事,等将来元春有孕,想嫁进贾家更不可能!
母亲只会为了哥哥薛蟠拼尽全力,何曾为了她倾其所有?难道她聪慧懂事,体贴孝顺就活该一次次被打碎希望,再自己苦苦寻摸新的出路吗?
从听到林黛玉封了县主那一刻起,薛宝钗心冷的出奇,林如海为了女儿费尽心思谋划出这样的好出路,她却要面对只会闯祸的哥哥和偏心的母亲,任她智计万千,怎么敌得过一直扯后腿的家人?
母亲爱她,对她很好,可这份爱永远也抵不过薛蟠得到的。
她这两月思量不是心灰意冷,而是抛开骨肉亲情,看清了以往她不愿计较的东西,才真正明白自己的现状。要想成事只能看准时机一举拿下,否则她的兄长和母亲总能以想象不到的方式毁掉她的布局,带着一家子丢人现眼,在京都这名利场碰得头破血流。
“不必说我了,妈还是早点为哥哥打算吧,有了小侄儿,您只管享天伦之乐,少操些心。”
见宝钗状似振作起来,薛姨妈还不满口答应,直说明日就去相熟的太太夫人那儿打听打听。
母女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喝着茶等薛蟠回来,天色已晚,薛家京宅的下人也并不多,左右等不着,薛姨妈干脆让香菱在薛蟠房里候着,预备他回来有人伺候,便和宝钗先去睡了。
哪里想到这一等,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见着薛蟠,都日上三竿了,才见他带着个清俊后生进了门。
“孽障,一晚上不回来也不知道差人送个信,是要急死为娘和你妹妹吗?!”
薛姨妈面色一沉,往常薛蟠再混账,总会记得家里只有母亲妹妹,再晚必会归家的,没成想居然敢一夜不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之手握命运之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