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42章 何处是家园(3)(1/2)
随着“自东北方向突破大湖区”的战略方向敲定,自二月下旬开始,美军即开始向湖区东部的布法罗方向,大规模投送人力和物力。
首先是燃油和大型机电设备。
BP怀廷(Whiting)公司的大型石化厂和炼油厂内,以及CITGO石油集团石化厂中的数十组巨型油料储备库区中,巨量的燃油库存,为美国人接下来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充沛的燃油支持。
而随着天气日渐转暖,对东芝加哥至加里一线“新月城区”的清理工作,亦开始加快了进度。
城区中的八十多辆大型油罐车,被第一时间开进油库区,并向罐内加注燃油;城区内的三十多家加油站里,原有的小型燃油存储设备,亦被整体拆除,再由重型卡车运至码头区集结。
随后,上述这些物资,连同十几组大型机电设备,通过东芝加哥军用码头的驳运系统,被统一装上了3.5万吨的“大西洋休伦”号和“波斯坦”号散货轮。
两艘湖轮推开湖波,扭动着庞大的身躯,直奔布法罗方向而去。
当日傍晚时分,船队驶抵圣克莱尔河畔。一艘小型引导船开着灯光,引着两艘大船缓缓驶入河道。
行不多远,前方的河道两侧,“胡德”与“圣克莱尔”号两艘破冰船的轮廓,隐隐浮现。
此时虽已至三月初,圣克莱尔河北段却依旧未全面开化。若无这两艘大型破冰船定时凿冰开路,大型货轮根本无法顺利通过。
也亏得前世五大湖周边的港口冬季大多封冻,导致货船出入不便,故像芝加哥这类的大型港区,常年有多艘破冰船在港。
二月十四号的那场情人节攻势,“格兰斯维尔”号之所以能顺利开进战区,也是靠着重型火力轰击圣克莱尔河至底特律河一线的冰面,连带着多艘破冰船疯狂的用蛮力开路才得以通行,否则美军的重兵集团,根本就送不上前线。
在引导船的灯光指引下,货船船队在新近开出的河面上小心翼翼的穿行。
待船队穿过圣克莱尔河与圣克莱尔湖、抵达底特律河河畔时,却见“铁锤查理”号大型破冰船,正在底特律河的河道上亮着大灯,巡视河道结冰情况。
底特律河的通行情况,比北方的圣克莱尔河好不少。可饶是如此,两艘货轮穿过河道、进入伊利湖水域时,东方已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船队也不停留,轮机加压,横跨大湖,一路向东全速前进。
日落前,船队驶抵布法罗港口。而此时,经过美军工程人员昼夜不停的抢建,港口的码头区,两座探入湖区深处的混凝土栈桥,已初具规模。
两艘大型货轮靠岸,开始卸货。
在旧时空,五大湖湖区这片“铁锈地带”,由于湖区周边各大港口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港口接驳、卸运能力较差,故游走于大湖区的那些散货货轮,一般都自有一套自卸货装置。“大西洋休伦”号和“波斯坦”号这两艘散货货轮,同样也未能免俗。
有了这套自卸货装置的协助,重型设备的卸运工作,变得便利了许多。
船队首先卸载的,是载运的燃油储备设施与重型施工机械。
到了第二天中午,停靠在码头区的“欧洲野牛”大型登陆艇启动,满载着大批燃油补给和重型器械,咆哮着驶入尼亚加拉河。
大型登陆艇高速狂飙,三十多公里的水程转瞬即逝。
很快,登陆艇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山羊岛的东南岸靠岸。大批燃油补给和机电设备被送上岸来。随后又在两台被接驳上岸的重型卡车的装运下,被逐一送入岛屿上的厂区内部。
已在此守候多时的美军工程人员,则第一时间忙碌开来。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将这处大型厂区内损毁的机电设施加以修复并尽快启动。
美国人倒不是想现在就造船——这根本就不现实——他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想把竖立在岛屿南北两岸的那两处大型龙门吊,给尝试着启动起来。
一旦这两组龙门吊启动,只要能恢复五成功力——哪怕是三成也行——来自湖区腹地的重型装备,便能顺利的送入大瀑布下游。届时打通湖区上下游的通道,才会成为可能。
于是此后数天内,“欧洲野牛”便频繁往返于大河上下,向山羊岛高强度转运物资。
而山羊岛上的美军工程人员,则利用转运而来的工程机械,以及岛屿周边无穷无尽的铁路钢轨,开始在岛屿的东北岸,尝试搭建一条不到八百米长的“半环岛铁路”。
只要这条贯通小岛南北的铁路建成,铁轨专运列车便可发动起来,将自岛屿南岸上岸的重型装备,运送到北岸的龙门吊处。再通过那处龙门吊,吊运到大瀑布下游。
毫无疑问,山羊岛上的上述建设工程,无论是工程量还是施工的危险性,都是很大的。这里面需要大量的苦力来填坑。
好在美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在新时空还是旧时空,身上都自带王者之气。
于是很快,来自东芝加哥-加里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北美1608之新开拓时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