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新明帝国之澳洲崛起 > 第5章 发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发展(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二天早上,林东出现在基地院子大门前,哼着不知道什么歌曲,精神饱满的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同时伸了一个懒腰。

林东走到加工厂里找到了林一,询问了一下现状。

“领主,现在有3个人在伐木,3个人在采集石材,1个人在海边收集食物。现在没有采石场和伐木场,我只能轮回去三个采集点回收物资。”林一回答到

林东马上打开控制面板查看一下仓库

粮食:530

木材:470

石材:620

铁矿:50

金:0

其他矿产:0

林东马上去培养中心培养了5个人,并给林一开放了权限(建造建筑、培养克隆人)。把林一提升到副领主,吩咐林一马上准备工具和资源。一会克隆人出来以后,在院子边上建造一个存储仓库。然后去森林建立一个伐木场,在山脚下建一个采石场。在铁矿建一个采矿场。因为伐木场、采石场、采矿场的内部空间连接着仓库,可以把资源直接存储到仓库里。食物只能靠人力运输了。

想要快速的发展现在还是任重道远啊。

林东想了想,现在也没什么可做的,就来到控制中心研究起来。看着控制中心的资源地图思考道。

一个克隆人每天消耗2单位粮食,马上人员就13人,还要消耗26的粮食。现在粮食库存没有了。粮食不够用啊,现在还不能建造农田,在这个需要快速发展,人口还少的时候,建造农田出产粮食就太慢了。海里有鱼,就先建造造船厂和码头,这样粮食来源能快些。

等以后还要还要修路,从营地中心开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要修出马路,有多远就修多远。

现在平民就让他们按顺序去建造伐木场和采石场吧。明天人多了资源也多了,再规划好道路,让林一按顺序在道路两边建造民房、养殖场、农田、军营、杂货铺、教育中心、磨坊。

看着实景地图显示,在森林边上有一群野牛在游荡着。

“仓库里的粮食都培养克隆人了,今天还没吃饭呢,要饿死我了,我要去打野。好,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林东开心的笑了

他马上离开了领主府,快速向野牛群跑了过去。在距离野牛群一百多米的地方,他悄悄的靠近野牛群。在靠近野牛群十多米的时候,林东一下提取了十多块石材,砸向了靠近他的野牛。一共有六七头野牛,被突然出现的巨大石头给砸死了。地面上一片鲜血横流,血肉模糊。

林东也顾不上恶心,立马连石头带野牛尸体全部收取到仓库里。这时其他野牛才惊吓的四处狂奔。林东马上开始追逐着野牛群,一路边追边砸。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努力,仓库里收取了四十多头野牛。看了一下仓库,现在仓库转化了34000单位的粮食。平均一头野牛能转化800单位的粮食。

林东这时才发现自己,今天一顿饭都没吃。现在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林东马上转向跑回了营地。

刚回到营地,就看到几个忙碌的克隆人在向林东问好。林东马上叫过来林一寻问怎么回事。

“刚才已经建造完既定的任务,现在平民们在出去搜寻食物,运回来。”林一回答道

“现在马上去海边全力建造造船厂和码头,我出去捕杀了很多野牛。现在仓库粮食资源很充足,就暂时不用收集食物了。今天还可以培养95个克隆人,你去安排好他们。一个民房可以住5个人,安排这4个人在基地的门前预留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西侧马路的南面全盖上民房,那里今后就规划为居民区。右侧的马路东南方向,就是加工厂那一块建设成为我们以后的工业区。以基地为中心南北预留出马路。东北规划为军事区,西北规划以教育中心为基础规划为科研区。以后基地作为城市中心就当做领主府。”林东吩咐到

林东来到培养中心培养了95个克隆人。就回基地吃饭了。食物制造机很快做好了一块巨大的烤牛排,林东现在是饥肠辘辘,很快就狼吞虎咽的消灭了烤牛排后。

林东坐在了控制中心的显示屏前,发现林一已经规划好,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两条马路,显示器上一个十字形虚影,出现在了领地上,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开来。现在林一带领着平民在居民区忙碌着。林东又看地图边缘,发现现在地图上还是没有出现土著居民,也不知道那里有土著部落。今后条件成熟了,还是应该派人出去四处探查一下。随后一下自己的属性也没见什么变化

林东

年纪:22/150

体质:20

力量:20

精神:30

这一天的忙碌, 让林东感觉非常疲倦。

“以前我打工都没这样累,穿越了还是打工的命……”

林东回到卧室躺在豪华大床上郁闷的嘀咕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东醒了过来。来到卧室的窗户前,看见窗外的夕阳射出的红彤彤的光芒。给领地上就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领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新明帝国之澳洲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