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 鼎是吃货的图腾?(1/2)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的权威象征是方尖碑。】
【古巴比伦的象征是刻有国王和法律的石碑。】
【古印度的是各种奇怪的神灵。】
【而我们的,是鼎和簋。】
【夏王大禹治水后,天下归心。】
【便铸造九鼎,象征国家政权。】
【试问有哪个国家的祖先,会把吃饭的锅当成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还一口气造了九个!】
【这个就相当于,英国人把微波炉,美国人把烤面包机当成了国家象征了。】
【想想似乎有点荒唐,但在我们国家却毫无违和感!】
——“一言九鼎是这九个鼎吗”
——“挖到一座能卖多少钱”
——“九鼎,中华气运之所在!”
大清位面。
秦始皇略一皱眉。
原来与华夏比肩的还有另外三个国家。
不一样的是,
其他的文明古国追求的东西似乎还挺高贵?
什么石碑呀,神灵呀。
还能当饭吃吗?
吃不饱饭,
还能活得下来吗?
活不下来,还怎么追求长生?
如此简单的道理,
那三个老六咋就不知道呢?
不过再想想,
一个国家的颜面,竟然是个餐具......
那有什么丢人的呢!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大秦的百姓,
谁还没饿过几顿肚子。
真的饿极了,
还要那个石碑有啥用?
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心中一阵酸楚。
在大汉,
鼎还是宴会上的重要器皿。
在宫廷的盛宴中,
鼎中烹饪着美味佳肴,
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不仅如此,
在每个盛大的祭祀仪式上,
鼎都会被庄重地供奉在祭坛上。
里面盛满的丰盛食物,
是献给神灵的最庄严的祭品。
与其他古国相比,
华夏百姓的追求看似独树一帜,
但苍生的追求不就是如此吗!
人们围绕着鼎,
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
【为什么中国人对吃如此情有独钟呢?】
【真的是因为我们太馋了吗?】
【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的基因里面,仍然带着挨饿的记忆吧!】
【自古以来,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在土地里求食。受制于天灾。】
【朝代更迭,兵荒马乱。造成无数的战乱人祸。】
【“易子而食”、“析骨而炊”、“菜蔬之色”、“五谷不生”。】
【字字不提饥饿,却都在描写饥荒的惨状。】
【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历史上遭遇饥荒的次数,就足足高达72次。】
【从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2000年间水灾有1031次。旱灾1060次。】
【为什么在中国处在最强大的状态被叫做“鼎盛时期”。因为碗里食物是满的。】
【对于百姓来说,就是盛世,就是幸福。】
【可整整几千年下来,我们才有几个盛世啊!】
大宋位面。
赵匡胤坐在宫殿中的书桌前,陷入了沉思。
小的时候,他常常饿肚子。
但即使只有一点食物,
也会小心翼翼地吃掉。
还记得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些野菜和糙米,
便在破旧的小屋中生火煮食。
野菜的清香和糙米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虽然简单,却让那时的他感到无比满足。
再后来,他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他深知食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那些在战乱中受苦的百姓,
如果在和平的朝代还是不能果腹,
那他这个皇帝当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大明位面。
朱元璋望着天幕中的数字。
1031次水灾,1060次旱灾。
这些惊人的数字让他意识到,
元末的乱世,
不过是华夏千百年历史的冰山一角。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灾难和战乱如同周期性的噩梦,
不断地降临在人们的头上。
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亲历的战乱和饥荒。
那些年,
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们破防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