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高僧的故事 > 第15章 这两个青年僧人,一个叫佛陀,一个叫耶舍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这两个青年僧人,一个叫佛陀,一个叫耶舍(1/2)

目录
好书推荐:

达摩把师父般若多罗的舍利安放妥当以后,便又离开京城,奔走于南天诸国之间,游化四方。

在托钵说法的路上,有两位年轻的出家人来到达摩的身边,请求陪待达摩一起游化天下。

达摩性爱独来独往,但他见这两位青年僧人语意恳切,慧根深厚,也就把他们收留了下来。这两个青年僧人,一个叫佛陀,一个叫耶舍。

从此,佛陀与耶舍就随侍达摩身边,亲聆达摩的教诲。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而他们在达摩的言传身教下,渐渐培养了出家人的威德。

一次,师徒三人在空旷的荒野上行走了几天几夜。他们见日落西山,便结茅而住,拿出干粮、野果吃了起来。

吃罢这顿晚餐,达摩盘腿坐在茅棚的入口,注视着东方,一句话也不说。他只是静静地想着,仿佛已经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世界。

佛陀与耶舍也盘坐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达摩。他们都很想知道此时师父的心中在想些什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佛陀终于打破了周遭的沉静,小声地问:“敢问师父,您在想什么?可否为我们开示?”

达摩把手指向东方,问道:“你们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土地广大的国家,它的名字叫什么吗?”

“师父,我知道,这个国家叫震旦,”耶舍一口答道。

“据说,这震旦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佛陀补充了一句。

达摩点了点头:“我刚才一直在眺望着遥远的东方,仿佛看到了震且有一种大乘的气象!”

佛陀与耶舍在师父的感染下,也站了起来,默默地注视着东方。

一轮圆月正斜挂在东方的上空,更显得彼方国土气象万千。

只听得师父又说道:“师父再过几十年,在祖师般若多罗化灭六十周年之际,就要奔赴东土了!”

两位弟子一听,吃惊地看着师父,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师父,那时你早已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怎么还能远渡重洋啊?”佛陀睁大眼睛问道。

“是啊,那东方简直太遥远了,您为什么非要去那里不可?”耶舍附和道。

达摩微微一笑,就把祖师般若多罗的嘱咐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两位弟子。

两位弟子听了师父的叙述,对东土也不禁生出了无限向往之情。

“师父,您不妨先派弟子我前往震且,让弟子清楚那里的情况,待我回来,再陪您一同启程。这样不更稳妥吗?”耶舍闪动着渴求的目光说道。

“耶舍这个建议太好了!师父,我愿意与耶舍结伴同行。”佛陀也跃跃欲试。

达摩看到眼前这两位有承担力的弟子,心里很是欣赏。但他转念一想,又有些放心不下。

“你俩愿意替师父前行,师父当然高兴。不过,这一路上凶多吉少,派你们两人贸然前往,师父实在放心不下啊!”达摩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两位弟子一听急了,同声表示:“师父以百年之身都无所畏惧,何况我们这些年轻的生命?”

达摩见弟子们如此精进勇猛,也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既然你们有不畏苦难的精神,师父就先派你们奔赴东土,探视一下那里的情况,看看震且国与我们的大乘佛法究竟有没有因缘。只是震旦远在万里之外,你们两人务必要相互护持,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厄,都要挺身克服。师父希望你们能平安归来。”

听着师父这殷切的关照,两位弟子深深地点了点头。

几天以后,佛陀与耶舍告别了师父,踏上了奔赴东土的遥远旅程。

转眼之间,十多年过去了。佛陀与耶舍却一去不回,没有一丝一毫的音讯。

达摩一边游化,一边到处打听两位弟子的消息。然而,这两位弟子的音讯依然是石沉大海,杳无踪迹。

就在达摩挂念不已的时候,终于有一天,一位满面尘土的僧人闯进了达摩寄宿的小寺,跪倒在达摩的面前:“贫僧刚从中土归来,有事要向法师禀报。”

达摩赶紧扶起这位僧人,把他按坐在一条板凳上:“有话慢慢讲,不要着急。”

这时寺里的小沙弥端来一杯香茶,来僧连喝了几口,缓了缓气,然后说道:“法师,贫僧给您带来的是佛陀和耶舍的噩耗,请您不要难过。”

有一天,一位满面尘土的僧人闯进了达摩寄宿的小寺,为达摩带来了佛陀和耶舍的消息。

来僧开始叙述:“贫僧是在中土的庐山遇见这两位法师的。当时这两位法师已经预知自己就要灭度,无力返回故土,因此托我把他们的情况向法师您禀报。”

达摩静静地听着,示意来僧继续讲下去。

来僧喝了一口茶,继续说起来:“我还是慢慢从头说起吧。这两位法师告诉我,他们是乘坐一条船来到中土的,他们在海上整整度过了五个年头,历尽了千辛万苦。”

“抵达东土以后,他们听说北方佛事盛大,就径直奔往北方。这时震旦正值南北政权分裂,南方是东晋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高僧的故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