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是该考虑了(1/2)
雨后山里的清晨云雾缠绕,当阳光拨开雾层洒落大地,折射出七色彩虹挂在空中,美不胜收。
昨天晚上大雨,吃过早饭后,父母分别去田地里面查看去了。
小丫头背起书包,和小伙伴们嬉闹着去上学了。
无所事的张大宝拿上柴刀也进山了。
去砍柴火,生火做饭都要烧的。
这个年代,在这边看一个家庭的勤劳或懒惰,你就看他家屋前屋后码放的柴火就知道。
柴火也不是随便是个树枝都砍回家的,得砍那些烧起来火旺、耐烧不易熄的。
一辈辈的经验说明,如茶子树,青冈木,花梨树等等最好。
张大宝进了寨子对面的大山,寻到了几棵手臂粗的桂皮树。
挥刀就砍倒了,皮剥下来做佐料,树干抬回去放一段时间,烧起来也是不错的。
几棵树剥下来有二三十斤的桂皮,用藤子捆好,扛起柴火回家。
这一天,张大宝砍了三捆柴,得有三百多斤,都是生柴哈,干了就没这么重了。
傍晚的时候,寨子上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一女的一边破口大骂,一边还敲着瓷盆。
好奇的张大宝跑去凑热闹了。
途中遇到了张历国,这家伙也是去看热闹的。
叔侄二人叼着烟,同行。
农村生活本就枯燥,难得有热闹看,大半个寨子的人都来了。
敲着瓷盆破口大骂的是张古田的媳妇瞿岩英,张大宝得管她叫婶娘。
听了好一会儿明白了,她家田里的水稻苗被牛吃了。
这个时候家里有牛是了不得的,耕田犁地是少不了的。
张家寨百八十户人家,就三户人家有牛,每到春耕的时候,借牛耕田都要两三块钱一天的。
她问过另外两家有牛的,人家今天压根就没有把牛放到她家田的附近。
那就剩张古纯家了,正好两家有田在一个地方。
张古纯家的牛是他家三兄弟凑钱一起买的,他家这会儿正好吃饭了,听到瞿岩英在那里破口骂他家。
平常家里的牛吃了谁家的庄稼,都是被吃庄稼的家里人上门好言说一下,就是想着来年要借他家的牛耕田。
张古纯的媳妇向金花听在骂他家,碗筷一扔就出门对骂起来。
一见她回骂了,瞿岩英就更加确定是她家牛吃的,骂的唾沫星子横飞,都不带换气的。
用她的话,就是别人家想着开春要借他家牛,所以都巴结他家,自己家可不用,她娘家兄弟去年年底的时候买了头牛,开春要用了去娘家牵就是了。
这一骂出真火,就问候双方的祖宗十八代了,向金花的婆婆也站出来了,二骂一。
瞿岩英是不输半分,一对二开骂也是有来有回。
女人吵架,男人就不好站出来了,都是一个祖宗分支下来的。
只要没有打架,男的只能抽闷烟。
架是越吵越激烈,有大打出手的兆头。这时候村长黑着脸出面了。
“古纯古田,把你们媳妇拉回去,都是一个家屋堂的,吵吵闹闹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代村长是有话语权的,能被选做村长的,那都是在村里平时做事公正,有一定威望的。
他这一喊,双方也没有叫骂了。
“古纯家的,你屋的牛吃了人家庄稼,明天去田里看下吃了多少,秋收的时候赔就是了。
古田家的,他家牛吃了多少,秋收的时候你去他家的田割多少,该干嘛都干嘛去,闲着没事是吧!”
得,村长他这一出面,事情就解决的,也不失公平,热闹也看不成也就各回各家了。
张大宝和张历国回去的路上说这今天没有下雨,晚上去捉石蛙。
回到家,父母问是怎么回事?
张大宝把听到的就说了一遍,二老也没说谁对谁错,招呼着吃饭。
快吃完的时候,村长来了。
“古燕叔,吃饭没?”张大宝。
“我吃了,”张古燕。
“再吃点蛮蛮,”母亲向发英。
“你们吃你们的,我就是到处走哈,”张古燕。
“那抽烟。”
父亲张古凤本想着碗里不多的酒再咩几口,这下只好干了,和着张古燕卷喇叭筒抽烟。
老哥俩抽着烟,聊着田地里面的庄稼,说着以前大集体时候的事情。感慨着做梦都没想到能分包到户,一家子不用饿肚子。
吃完饭的小丫头从口袋拿出阿娘每天给她的大白兔,客气问张古燕要不要吃一个。
他一个几十岁的老爷们能吃一个孩子的糖?
笑呵呵的拒绝,夸她懂事。
“古凤哥,大丫宝读书读的怎么样了?”
“昨前日,大宝到县城看她去了,问了下,她讲读的还可以,”张古凤乐呵呵的说。
“那要得,要大丫宝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回山村悠闲生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