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初识重庆(1/1)
1987年的秋天,我怀揣着梦想,在石宝码头坐上了开往重庆的轮船,,我离开了故乡石宝寨,告别了父母和老师,踏上了前往重庆的旅程。那时,我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石宝寨的青山绿水逐渐远去,我心中充满了不舍,但同时也充满了期待。
九月十一日,教师节过后,我启程了,妈妈给我煮了几个鸡蛋,爸爸给我150斤全国通用粮票和25元钱。本来爸爸要送我到学校的,但来回重庆需要20元,还得吃饭,所以没有送我。妈妈说钱不多,该花的就花,没钱了发电报回来,我们给你汇钱,还好,那个时候读书是不用花啥钱的,我们山里面出来的娃儿都比较节约,感觉有150斤粮票就够了。
和父母老师告别,总是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天我们院子里赶场的人基本上都到码头送我们,挥挥手的我既兴奋又有点惆怅,一声汽笛,把我和父母,老师,家乡的亲人就割离开了。渐行渐远,模糊了送别的亲人,模糊了伟岸的石宝寨,看着长江翻滚的波浪,我的心也澎湃,脸颊不知咋的被泪水打湿了,我才发现我哭了……
离开石宝寨,沿途的风景让我目不暇接。江水由于秋天涨水不再清澈,但也波光粼粼,两岸黛青色的山峦起伏,倒退着往我的身后,翁家凼的黄角树也逐渐模糊。那里是我二姐的婆家。船上的旅客们或低声交谈,或倚窗远眺,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份独特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是以极其复杂的表情呈现在我的面前,只有我坐在木椅上憧憬着未来。我也偶尔倚靠在船舷上,领略着沿途的风景。
当广播播送前面到达丰都鬼城时,我又想起小时候我们春游,那神秘莫测的氛围让我既好奇又紧张。听船上的老人讲述鬼城的传说,我仿佛看到了飘忽不定的鬼魂,这让我对即将到达的重庆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其实我们小时候春游到丰都,我那个时候也没有感觉到啥,印象深的只是带队老师极力的疏散我们,告诉同学们不要都站在船的一边,防止船侧翻……
当我第一次看到重庆时,我被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所震撼。朝天门码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上下船的旅客,还有打零工的挑夫(就是棒棒)、各式各样的衣着仿佛在诉说着每个人在重庆讨生活的不易,而我们学生模样的人也不少,大多数是父亲拿着行李,而我们(和王元一起走的,他到成都)都是一个藤箱,不重,也不需要棒棒。抬头望着那高高的石梯三步并作两步我们就往上走。回头望望南岸让我目不暇接。我心中不禁感叹,这就是重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到处灯火辉煌,楼房看着真高,马路上的汽车开起来好快,比我们石宝寨到忠县的客车还快,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在朝天门转了3趟车终于到了学校,码头接我们新生的车要等很长时间,王元要到菜园坝坐火车,所以我也只好倒公交车。那个时候2角钱的票就到了,还算顺利。
报到安排好了以后,有两天时间可以自由活动,当时报到时间是三天。我就先在学校里面转一下,熟悉一下环境,大学就是不一样,她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青春活力。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的笑容让我倍感亲切。但大多数都是各自匆忙,并没有谁在乎我们,当时心里还有点失落。
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重庆之旅。我游览了渣滓洞,曾家岩,看看红岩里面先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当时沙坪坝那边还有古老的木楼,还有菜园子,好像不是城市一样,当我到解放碑,化龙桥,大田湾那边走了一下,才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古老和现代交织的魅力。才知道重庆的市中区有点独特和怪怪的,和我想象的大城市不一样。到的不一样在哪里我不知道,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重庆到处都是市中心。
我还和我同样第一次到重庆的新同学一起品尝了重庆的特色美食,那麻辣的味道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九宫格的火锅味道和吃法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难以释怀。背篼里面用泥巴做一个灶,上面一个吕盆有九个格子,不认识的人都在里面烫火锅,各自在各自的格子里面吃。至今我都不爱吃火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初见重庆,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和敬仰。在这里,我开始了新的大学生活,在重庆四年,我也也收获了无数的回忆和感悟。重庆,这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未来的重庆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初见重庆,和我小时候听过的重庆不一样,小时候听说重庆市的人口排名世界第一,但到一看,也没见有多少人啊;小时候听说重庆由于兵工厂多,大多数都是重工业,污染较大,但我也没有觉得污染有多大……
不想错过《走出大山的精彩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