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如愿以偿(1/2)
宫城。
垂拱殿。
宋钦宗赵桓瑟瑟发抖,失魂落魄。
金军打进城了,他即将沦为亡国之君。
他不想沦为亡国之君,断送赵宋皇室百年基业。
他想当太上皇。
可是,当政大臣们不让他禅让皇位给赵构。
朝堂中,群臣焦虑,痛心疾首,有怒有惧。
主流声音却是怒质兵马大元帅赵构。
因赵构不在场,所以矛头都指向副元帅汪伯彦。
副相孙傅怒视汪伯彦,大声质问:“康王身为兵马大元帅,三万人马驻于西郊,为何视金军攻破外城南门而不顾?他到底是何居心?”
汪伯彦面无表情瞥一眼孙傅,冷冷道:“尔等还有脸质疑康王?”
“无耻!”
他陡然提高音量,凛然怒骂一声,声音穿透力极强,振聋发聩。
怒骂一声之后。
汪伯彦接着道:“陛下自有考量,而决定禅位于康王,并已经亲笔下诏。”
“可尔等,不但抗旨不遵,还擅作主张不让康王云野军进城。”
“不进城,如何守城?”
“然尔等,更无耻的是,竟轻信与重用误国妖人郭京,打开城门,让金军趁机攻陷南门,致城防岌岌可危。”
“对进城来守城的康王云野军,尔等不让进。对攻城的金军,尔等打开城门。”
“尔等导致外城南门沦陷,现在却竟然质疑康王,尔等简直卑鄙!无耻至极!”
“城外金军十几万兵力,康王仅三万人马,尔等不让康王进城守城,却要三万儿郎在冰天雪地里对抗金军十几万人马,尔等是何居心?”
“我汪伯彦,不得不怀疑,有人勾结金贼,图谋亡我大宋。”
此言一出。
全场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孙傅、何栗早已面无血色。
以及其余主战派,户部尚书梅执礼、吏部侍郎李若水等人,也是一脸苍白,惶恐不安。
还有一些骑墙派,开封府尹徐秉哲等人,急忙不声不响的跟何栗、孙傅拉开距离。
随后。
缓过神来的何栗、孙傅,正欲开口向赵桓请罪之际。
角落里突然响起声音:“臣弹劾孙傅、何栗。”
一个年纪不到四十岁,目前存在感还不太强的官员,从角落里走出来。
他名叫秦桧,御史中丞。
这个时候的秦桧,还是挺可以的。
他之妻王氏的很多亲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当败类。然而他却是另一种表现。
今年初,秦桧上奏:不宜对南犯的金军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使自己的力量削弱。
金军围城,宋钦宗同意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府之地求和,秦桧上书言军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
而后,宋钦宗任命秦桧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辞。
十一月,金军再次围城,宋钦宗召百官商议对策,有七十人同意割地求和,秦桧等三十六人不同意。
而后,秦桧升任御史中丞。
从而,这个时候的秦桧,可谓主战派。
但是,他跟何栗、孙傅等主战派又不是一伙的。
他跟汪伯彦也暂无太多交往,毕竟这个时候的汪伯彦还只是相州知州,地方官。若非封了个副元帅,跟随赵云来到京城外,而进了城,此刻朝堂舞台上,可不会有汪伯彦。
所以可以说。
这个时候的秦桧更像是一匹孤狼。
“臣弹劾孙傅、何栗,有负圣恩,轻信伪道,被郭京蒙骗,以致金军有可乘之机,攻破外城南门。”
“鉴于此,臣请求陛下罢免何栗、孙傅之职,以平民愤。”
此言一出,秦桧瞬间成了焦点。
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纷纷深以为然。
尤其是主战派,甚至不少人对秦桧非常感激。
为什么呢?
秦桧不是在弹劾主战派孙傅、何栗,提出要罢免孙傅、何栗吗?
但其实。
要知道,孙傅、何栗之误国重大错误,砍头都不为过。
而秦桧所弹劾,侧重点在孙傅、何栗是被郭京所蒙骗,性质为失察失误。
等于是在帮孙傅、何栗规避,被定为汪伯彦所说的勾结金军,卖国叛国。
而如果一旦被定为卖国叛国之罪,无疑会牵连甚广。
与孙傅、何栗走得近的主战派,乃至不是主战派,全都岌岌可危。
所以,不管是孙傅、何栗本人,还是其余主战派,皆感激秦桧公正之言。
毕竟,孙傅、何栗并没有与金军勾结,卖国叛国。
而与何栗、孙傅对立的主和派,他们想要的是宰相、副相的位置,并非是要让何栗、孙傅被砍头。
要知道:不让皇帝轻易杀大臣——此乃群臣的共识,不分派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赵构,成就大宋盛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