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90(1/2)
。
同样的深夜,他看不清人影,却看得见那双清澈眼睛,如星芒落尘。他总是在手足无措,从来是他调侃别人,可在平州,他一再地哑口无言。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我善在义,恶在无礼,可无礼之人便不许论礼了吗,我会去学堂当学子,如今你知我善恶,可能爱憎于我?”[1]
他默然不语,爱憎在心而非言。
“吁——”
车驾启程,他乘车折返京城。赵在凌习惯性地摸摸指节,那里却是空空如也。
“二公子。”
他先简单梳洗一番,而后去寻常青安,多日未见,他有许多事要禀报,春兰春菊正候在门外,赵在凌理了理衣裳,恭敬请安。
“进来。”
“母亲。”
常青安放下笔,先说了一件事:“你父亲已然归府。”
“晚些我再去拜见父亲。”
“你兄妹四人晨昏定省,一并免了。”
“是。”
说完这事,他才开始说平州之事,他先从平州地形民风说起,常青安饶有兴趣:“世代习武?”
“正是,女子小姐亦可抛头露面。”他想起瓦林堂情形,又说:“女子亦可打点经营,成为堂主。”
“约莫十位堂主,关系亲密,如同兄弟,尚有长辈,上慈下孝,并无龃龉。”
“……”
说完平州基本情况下,他再详细说了处事之法。
常青安颔首:“思虑周到。”
“平州学堂已动工了,想必入学的女子也会多些。”
他有些感慨,各地情势大有不同,平州并未过于拘着女子,倒是阻力不大,几可谓顺利。
常青安:“听闻你去往平州仍不忘向学,甚好,但林中凶险,行事须得万分小心,万不可如此莽撞。”
“是。”
他有些郝然,日后断不会如此了,倒让母亲担忧。
“如今张家子安置于侧院,静候母亲教诲。”
常青安思量片刻:“三日为限,便从明日起吧。”
“是。”
三天时间如此短暂,她要想好说些什么,收到那封信时实在让她讶然,没想到竟有人起了这番心思,她倒不觉得冒犯,只是觉得有趣。
当晚,她于案前静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诸位以何为德?”
常青安端坐于桌案后,眉眼沉静,面前是三位从平州远道而来的张家子,皆是面色恭敬,以晚辈自居,并无傲气。
作者有话说:
[1]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出自《礼记》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
第43章
◎三日讲学◎
“现有三题, 一曰己,二曰内,三曰外。”
“不明己身不明其德, 一人为家,其政内外。”
常青安思虑再三,仍然决定从大学之道讲起, 便是家中儿女四人, 她亦是从此起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1]
“……”
两个时辰为一场,一日两场, 晚间各写一份功课,今日布下的题目便是“言己”,常青安没有规定具体细节, 任由他们自由发挥。
三名张家子面上不显,待到下了学后,便忍不住互相探讨起来。
“夫人所问到底为何?”
张显:“我且问你,从何而来?”
“平州张家, 祖籍关州,廿四年生。”
“回看为昨,前看是明, 而你,在于立足, 如今, 你又在何方, 将行何处。”
几人若有所思,一齐回至小院,分居各房,开始思索自己心中之策,虽是夫人所问,但却不应以成绩而论,此题当为自问,本无答案。
本以为夫人会点拨学识所惑之处,没想到原是如此之法。当夜他们便写下长长的一份答卷,再没出府一步,更别提来这热闹的京城赏玩一番。
常青安:“此子心性颇佳。”
灯光下她莹白的脸微微泛着光,犹如暖玉,指尖翻过一页书册,书册发黄,看得出有些年头了,正是平州张家所赠孤本真迹。
“春蒐尚有几日?”
春兰:“三日后祈福,而后便是春蒐了,夫人可要与老爷同去?”
“同去无妨。”
“是。”
常青安顿了顿,淡淡道:“几位皇子殿下们如何?”
“并无不妥。”
她颔首,不再多言。
次日一大早,又有拜帖送至,她打开略看了看,不再是明里暗里结亲与赠妾之事,也不是各种繁多宴会,而是夫人们请求让自己子侄拜见常青安,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春山夫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