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唯一的有点舍不得(1/2)
第二天,沈知念照常去上工。她发现了路上有些大娘婶子朝着她指指点点。
沈知念莫名,还以为她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呢!她朝着桂花婶子投去询问的眼神,而桂花婶子也是刚来,不知道什么情况。
后来还是桂花婶子的老姐妹秀娥婶子过来,沈知念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昨天她努力锄地整地,拿到了满工分。
积分员狄青回家吃饭的时候,简单说了一嘴。记分员的娘狄大娘可是青山村公认的大嘴巴,吃完饭之后就到处说。邻里邻居都知道了沈知念沈知青是一把干活的好手!
大家伙昨天听大队长介绍时。还以为是柔柔弱弱的一个小姑娘,没想到干起活来这么得劲,比起那些个男人来还厉害。
这时的沈知念还不知道,这么能干的她吸引的不只是青山村的大娘婶子,还吸引了其他村的媒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沈知念今天的任务还是整地,应该说,全村人当下的任务都是整地。沈知念在干了三天的活之后,身体产生了“抗体”,俗称适应了。
干起活来虽然很累,但起码不像第一天那样感觉整个人要撅过去。沈知念也是更加得心应手了,她对锄头的控制能力已经相当成熟了。
——
一天下工,沈知念和第一小队的婶子一起走时,看见了大队长和一些人在最肥沃的土地那边。为什么沈知念会知道那是最肥沃的土地呢?因为牛最早就在那边整地。
沈知念有点好奇他们在干什么,问走在身旁的桂花婶子。桂花婶子说:“你王叔和几个干活老手在整理育苗田。”
其实桂花婶子懂得也不多,但是耐不住大队长整天在她耳边叨叨叨,叨得她都懂了。她想着沈知念是城里来的,可能不是很懂这些,就多讲了一点。
“他们要将育苗田起成一垄一垄的,然后用那个耙子给弄平,最后再用一根木棍抚平就可以播种了。这个就是要育苗,这一步非常重要,那可是关乎我们今年的口粮。
你王叔会让最有经验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有时还会专门去请技术员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看着那些个技术员一个个年纪轻轻的,都没下过两次地,心里就慌个不行……”
桂花婶子说着说着就吐槽起了年轻的技术人员。沈知念也不知道怎么说,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很多有资历,留过学,有本领的人通通都被下放。
国家需要人才,只能从年轻一辈的人里去找。就像是桂花婶子说的那样,他们连地都没有怎么下过,哪里会知道怎么种地。
当然话也不能太过绝对,有些人是真的有真本领,但大多数也不过是读了书,纸上谈兵罢了!
沈知念摇摇头,没有再想。她是以后来人的眼光看待现在这个时代,会带有很浓重的主观判断。如果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连生存下去都困难,可能什么想法也没有。
回到知青点,今天是林青松做饭。林青松不愧是粤市人,也不愧他在火车上嫌弃火车上的饭菜难吃。他做的饭菜,清淡,但又有那种独一番的风味。
沈知念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反正这饭菜很对她的胃口。她觉得自己搬出去唯一有点舍不得的便是林青松的做的饭菜了。不过一想到自己可以吃独食,沈知念那唯一的一点不舍得也消失了。
其实专属于沈知念的小屋已经在开始修整了。可能是现在都需要上工,所以大队长叫来烧炕搭灶的人只能在中午吃完饭后来赶上一小会儿。沈知念专门去看了一下,感觉还挺好的。
所以她也就释怀了,毕竟慢工出细活!反正她现在也不是很着急,她还得多适应适应上工干活,这时候正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区。不然她自己一个人以后要上完工自己做饭,那得多累!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沈知念每天上完工,总会看一会儿那水稻秧苗的生长。
她看着水稻苗一点点冲破泥土的束缚,她看着水稻苗一点点缓慢地生长,她看着那片土地一点点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
京市
沈母收到了沈知念寄回去的信,信中写道:
“爹娘还有胞弟菘蓝,你们是否安好?我在东北黑省一切安好!火车到站当天,因为赶路而无法向你们及时寄回我的信,让你们担心了。
我到黑省这个路程中,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到达黑省,还猫冬了将近一个月,什么活都不用干,可轻快了呢!
在这期间,我与知青点的知青相处得很融洽,知青点的人对我都挺好,你们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再偷偷告诉你们一件事,我去找了大队长,让他将知青点后面的一间房子让我单独住。我请他帮我找些能工巧匠,来给我烧个炕,搭个灶。
大概这封信寄到家的时候,我的炕应该开始动工了,等房子修整好后,我就可以一个人住了!其实住知青宿舍也挺好的,但是只有一张炕,我们女知青就有七个人。
我实在是感觉太挤了,晚上翻个身都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进实习生写的书后,我重拳出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