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双城记(1/2)
“田兄在即墨城又待如何?”
田单听他如此说,顿觉此人似是同道中人,思考了片刻,他便说道:“不瞒貂勃兄,在下原是临淄人士,田氏旁支,因乐毅攻破国都,不得已流窜此地,”
田单说着,苦笑着摇摇头,
“貂勃兄,想必你与在下一样的心情,国破家亡的滋味不好受,我堂堂男儿,坐视外敌侵我国土,杀我百姓,掠我宝器,内心实在悲痛难忍。
我本欲投军御敌,但见北方群龙无首,定然溃败如山,难抵燕人虎狼之师。在下思之,欲阻乐毅,定要借助这齐地百里纵深,待燕军分兵远征,后继无力,方有可趁之机。
而即墨城依山傍海,易守难攻,且亡国之城,众志一心,方是阻敌之地,故而在下安置家小,停留此处,以待良机。”
貂勃听完暗自点点头,说道:“兵法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田兄已明道意,晓天地,知忠义,想必亦有统兵之才,既如此,在下日后愿助一臂之力。”
田单闻言心中一惊,此人果然胸有沟壑,当下问道:“貂勃兄可有教我?”
貂勃笑道:“未有大计,我一路走来,倒是知晓一些消息,田兄可有兴趣?”
田单闻言大喜,忙请貂勃入座,问道:“这是自然,此地消息闭塞,在下所遣商队探子还未回归,于城外之事丝毫不知,请貂勃兄告知。”
貂勃赞许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田兄居安思危,竟已派出细作往外查探消息,果有远见,不知探子前往何处探寻消息?”
田单犹豫了一下,又觉眼前之人可以信任,便回道:“一则探查乐毅军队动向,二则前往燕都查探燕国庙堂态势,呵呵,在下以为,国家大事,往往变在朝堂。”
貂勃拱手赞道:“田兄高见,在下颇为赞同,田兄既已安排于外,不知城内之事可有安排?”
田单一愣,问道:“城内?”
貂勃笑道:“方才所言,知己知彼,田兄已为知敌安排,莫非忘了知己?这城中壮丁几何?物资几何?百姓护卫之心如何?若田兄一日为将,当物尽其用,如臂指挥,莫非要驱使城中区区老幼冲向燕军阵营?”
田单闻言沉思良久,拱手说道:“貂勃兄所言甚是,在下这就安排。”
貂勃说道:“好,即如此,我便与田兄说说城外敌情。月余前,乐毅已攻占聊城,分兵两路,乐毅亲帅五万大军往淳于,高密,夷维进发,兵锋直指即墨,田兄当早做准备,即墨城乃齐国最后的希望,即墨覆灭,则齐国亡矣。我愿在此助田兄一臂之力,届时,自有大礼相送。”
田单问道:“哦?是何大礼?”
貂勃摇摇头,站起身来神秘地说道:“尚未可说,田兄,今日多谢款待,改日再来打扰,告辞!”
田单一惊,连忙起身拽住貂勃的衣袖,说道:“且慢,貂勃兄,粗鄙之人初时不识高人,怠慢了阁下,如今我与貂勃兄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兄岂能就此离去?不如就请貂勃兄留于府上,在下也好弥补一二,在下才浅德疏,也正好向貂勃兄日夜请教。”
貂勃回头看向他,搓了搓油腻的手指,低头笑道:“也好!”
——
烈日炎炎,苍挺的桑树迎着光芒,在地上刻画出巨大的阴影,挽留着习习微风,高处的树叶发出欢快的声音,为树下的人带来阵阵凉意。
地上铺着篾席,百灵儿一边哼着欢快的小曲儿一边倒着凉茶,后胜盘腿而坐,横剑于膝,手上却拿着一卷兵书看得入神。
成君跪坐在席上,白衣胜雪,形态端庄,手里拿着一卷书简,心思却没有投在书上,而是盯着前方劳作的身影含情脉脉。
法章伐了许多适合做竹牍的竹子,正在将它们切割加工。
按太史公的要求,法章将竹子切割成二尺四寸长,二寸短的竹片,再将竹片放入防虫的草药水里煮半个时辰,之后将竹片捞出放在火堆旁烘烤。
烘烤的过程中,竹片原有的汁液受热渗出,水珠凝结于表面,如同普通人流汗一样,映衬着尚处于青色的竹面,世人因之为竹册取别名“汗青”。随着烘烤时间渐长,竹片逐渐褪去了天然的青色,待完成“杀青”后,法章便收拢竹片,坐在地上给竹片的长短尺寸再次修整一致,再仔细刮去每根竹片表面的青皮,这层青皮满含油脂,若不刮青,则文墨难以停留。
如此做完,日头已然偏西,成君看着法章独自完成这一切,只觉整个过程赏心悦目。
法章将竹片收起,待之后交与堂叔熏香编册——这是堂叔要求一定要亲自做的事,而后拍拍衣服去一旁洗手,成君不由露出笑容。后胜抬头看了二人一眼,撇嘴嗤笑一声,又低头看书。
成君却是不管,她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园故剑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