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23章 明英宗是个啥玩意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明英宗是个啥玩意(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23章 明英宗是个啥玩意

【请诸位同学知悉,明日将有两位新同学进入班级:汉武帝刘彻,明英宗朱祁镇。】

系统的声音骤然出现在最初的四个学生耳中。

而在大明洪武十年,刚刚传旨让燕王朱棣滚回应天府的朱元璋,以及在一边试图劝解父亲的朱标,都听到了这个声音。

父子俩面面相觑。

汉武帝刘彻他们当然都知道,但是明英宗,朱祁镇?

朱元璋嘴唇翕动,掰指头算了起来:

“标儿这一脉,后世子孙的字辈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老四那一脉,字辈则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他狠狠搓了把脸,深呼吸几次平复心情,才点头:

“是,你说得也有道理。”

史书虽然不能算是信手拈来,但他的文化水平绝对不输大部分文臣,正因如此,朱元璋才敢直接问儿子,而非冒险去让那帮大儒来参考。

但现在情况不同,朱祁镇当皇帝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了以后他能不能给洪武朝提供帮助,话虽难听,可他也只能说得直白一些。

朱祁镇那个镇字,也完美符合了这个取名规律。

“什么叫棣儿要造反,谁是明英宗,为什么要把棣儿从燕地喊回来,你还要打死他,这都什么跟什么?”

“重八,标儿,你们怎么回事!”

于他们俩而言,她是同甘共苦半辈子的亲媳妇,是将自己十月怀胎生下、含辛茹苦养大的亲娘,更是如今大明母仪天下的皇后。

更何况,现在他们本就需要马皇后帮忙遮掩每天中午消失半个时辰的事情,于情于理都应该告诉她。

他给每个儿子都定过后世子孙的字辈,又定下了五行相生的规矩,前者为名字的第二个字,后者则是第三个字。

他很想抓点什么东西给砸了,但这是皇后的坤宁宫,他不能像在武英殿乾清宫里一样胡乱打砸,只能忍住气,冷哼道:

“怪不得宋慎说老四已经算大明皇帝中功绩数一数二的,若他后世子孙都是这般货色,能出一个明君都是咱们老朱家祖坟冒青烟了!”

马皇后愣了好半天,才难以置信道:

“你们的意思是,标儿会三十多岁就早早病逝,棣儿以后会造反做皇帝?”

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都有点心虚。

她腿一软,一下坐到了床上,很难接受这件事,甚至心里怀疑丈夫和儿子是不是同时中了邪。

这个明英宗,绝对就是朱棣的曾孙!

“爹,你消消气,这事儿咱们不是已经知道了吗?你别急着发火,这好歹也是咱们朱家子孙,来这么个人,总比都是汉朝的要好吧。”

虽然宋慎早已经告知了此事,但真正确认之后,朱元璋还是很火大。

仅从朱祁镇的名字来看,就可以确定他是朱棣的曾孙,属祁字辈。

皇帝和太子同时中邪发癔症,或者自家老四以后会造反登基做皇帝,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很难说哪一件更离谱。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乃五行相生循环之理。朱棣的儿子该取火字旁,孙子是土字旁,曾孙则是金字旁。

“他们俩的共同点,应当是都命途多舛、英年早逝,前者享年三十多,后者甚至二十出头就死了。”

朱标也明白父亲的顾虑,没有推辞,皱眉思索起来。

“英这个庙号本来并无贬义,照《谥法》所述,英,即出类拔萃、聪明智慧,属于美谥,往往被赠予年少有为的帝王,但在宋以前无人用过。如果朱祁镇与宋英宗和元英宗这两人的命运相仿……”

见状,朱元璋和朱标也都没什么办法。

叹了口气,朱标看向父亲:

“爹,我仔细想了想,以往得过‘英’这庙号的皇帝,只有两个。”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马皇后将语气放重,显然是真的有点生气:

可是这事儿……咋说呢?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刚刚好转了一些的脸色又重新黑了下来。

“若不跟我说清楚,明日你们再要我帮忙遮掩什么,我是万万不会再同意了!”

毕竟是神异之事,在得到真正的好处前,不好大肆宣扬,否则找来那帮大儒和能臣们共同商量,可比他们爷俩在这儿挠头好多了。

朱标赶紧给自家老爹顺气。

而后,成功看见了母亲脸上呆滞的神情。

他还没想清楚,一旁被忽略掉的马皇后急眼了。

瞒着她是不可能的,但告诉她,要让一个母亲接受自己儿子造反这个未来,也非常非常难。

他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尽量简单地描述了一遍。

身为朱棣的父兄,朱元璋与朱标对此感同身受。

朱标见父亲仰头望着房梁到处看,明显是不打算自己说,只能整理了一下思绪,无奈地接下了这个苦差事。

朱元璋虽然气得哆嗦,但听到朱标的话也算是清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