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39章 嬴政提问,老朱遭殃(求追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嬴政提问,老朱遭殃(求追读!)(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39章 嬴政提问,老朱遭殃(求追读!)

被嬴政问到这种问题,宋慎的第一反应是——

好好好,始皇帝天天提问净搞这种高难度的是吧!

他当然知道,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大秦横扫六国之后,就一直是一个大命题。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嬴政做的绝大部分决定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件事的难度非常大,有无数人质疑他、劝谏他,认为他的开创性举措有大问题。

好不容易遇到了后世之人,嬴政自然想了解一下,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而今天这堂课上的分封制恰好就撞到了他的点上。

思索片刻后,宋慎笑着点了点头。

“嬴政同学,你想知道这件事我可以理解,并且,这也没有超出本节课的范围。但我觉得在讲课之前,可以先让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下,毕竟在大秦之后有许多朝代,而汉与明,都在这件事上做出了与你不大一样的决策。”

“刘彻同学,朱元璋同学,你们可以发言了。”

他挺胸抬头道:

要不是朱允炆即位,不知怎么搞的逼着朱棣造了反,怎么会有朱祁镇这种王八蛋货色!

他这辈子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不仅自己最信任最用心培养的太子英年早逝,就连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也是早夭的结局。

被问到的宋慎笑了笑,并不恼怒于学生的反驳。

“有啥不敢说的,你说啊!”

朱祁镇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一发三连问,把朱元璋直接给问懵了。

他茫然了一瞬,转头看了看彻底蔫吧了的朱祁镇,又看了看讲台上好整以暇满脸看戏状的宋慎,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在汉初时期,汉高祖刘邦施行了郡国制,也就是在长安附近使用郡县制,其他边远之地则封诸侯王治理,后又有汉武帝的推恩令,这的确与秦有所不同。但先不提秦汉,我大明可没有用分封制啊,大明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以下有府、直隶州,再往下是属州和县。”

朱元璋单手脱下靴子,冲着旁边的朱祁镇就招呼过去:

“畜牲!咱打死你!”

“朱允炆是谁?”

“之前是不是说过,朱元璋的另一个儿子燕王最后造反了?他要是手里真的没有兵马管辖之权,如何能造反?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就是藩王造反即位的,难道在登基之后,他不会有动作吗?”

“这是标儿的儿子?!”

“难道大明就没有王了?”

“先生,您这话学生有些不能理解!”

“难道您说的不同,是指大明将前元的行省制改为了这类形式?”

宋慎与朱祁镇齐齐点头。

嬴政饶有兴致地听着他说话,同时也观察着其他人,想看看后世是不是有更好更合适的制度。

老朱家的父子俩看见了宋慎似笑非笑、且一直在朱标身上打转的眼神,嘴巴一下就闭上了。

宋慎实在没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声。

不会这么倒霉吧?

朱祁镇默默补了一句:

“二位祖宗,这位虞怀王年仅八岁便早夭,在他去世之前,先太子妃常氏就已经去世,吕氏被扶为太子妃,建文帝自然就成了嫡长子……噢,建文帝就是朱允炆。”

朱元璋面色涨红。

“没错,就是他。”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见他这模样,朱元璋气得一个大比兜都抡上了他后脑勺: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

宋慎乐呵呵地点头,赞同了刘彻的说法:

“没错,正是因为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后来的藩王完全失去了作为大明屏障的属性。”

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

汉武帝刘彻脑子转了转,忽的问:

“最重要的是,咱封的藩王们都是大明抵御外敌的屏障,这比将军权交给其他人要可靠得多,怎么不好了?”

“伱的那些弟弟们,如今被分封出去当藩王的可不算少啊,光是洪武三年的首次分封,就封了足足十个藩王,这又作何解?”

他肚子里有一万个问题想问,但最终问出来的还是那一句——

他看向缩着脑袋竭力降低存在感的朱祁镇,悠然道:

“朱祁镇,你来说说看,你们老祖宗定下来的这个藩王制,后面变成啥样了?”

朱标一脸茫然:

“啊?我如今只有雄英一个孩子,这是……不对,吕氏肚子里有一个,算算日子,还有两月便要生了,是不是他!”

朱元璋听得人都傻了。

宋慎挑眉:

“但是这事儿也不能完全怪他,毕竟,他造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被逼无奈,如果他不造反,要么死要么彻底废掉。”

见朱标一下被哽住,朱元璋也站起身来给儿子帮腔。

朱元璋眼前一黑,捂住后脑勺,差点没撅过去。

他淡定地反问:

场面一下子尬住了。

“咱那些儿子的确被分封到了各自的藩地,封地之中也有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