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0章 新学生,永乐帝朱棣!(2/3)
为了!
宋慎重新振奋起来:
“好!冲!”
…………
皇宫。
太子妃常氏将徐妙云给带去了东宫休息,顺带把儿子朱雄英也给拎走了。
而在场的所有皇室成员,都被紧急带去了坤宁宫。
“标儿,你刚才也听见了吧?”
朱元璋看着朱标,面色严肃且古怪:
“应当不是咱听错了。”
朱标可疑地沉默了一下。
他罕见露出尴尬的表情,点头道:
“嗯,孩儿也听见了……有新的学生加入,是永乐帝,朱棣。”
虽然之前已经有过很多次新学生进入辅导班,例如朱祁镇,例如唐朝五人组,又或者是上一批刚进来的蒙恬和李隆基,但这还是朱元璋和朱标头一次见到自己身边认识的人加入辅导班。
而且还是头天刚揍过的那种。
朱棣面色呆滞如遭雷劈,满脸的难以置信。
昨天挨打的时候他就想过,要是以后的自己真的进入辅导班,该如何才能避免父皇再次暴揍。
可万万没想到,这件事情来得如此之快。
“不是……大哥,你……我……这……”
朱棣抓着大哥朱标的衣袖,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但脸上眼里全是哀求,只觉前途一片黑暗。
就光是知道自己以后造了侄儿的反这件事,父皇就能做出把自己和妻子直接幽禁于应天府的事情……
那几十年后的自己真进去了,又要如何?
朱标安慰似的拍了拍老四的手,看向了父亲:
“爹,您先别急着生气,孩儿倒是有点好奇,这所谓辅导班系统,究竟是以什么标准来称呼一个皇帝的?”
“抛开咱们最初的四个学生不谈,往后进入的学生里,刘彻叫汉武帝,朱祁镇是明英宗,李世民是唐太宗,而李隆基是唐玄宗。”
“其他人都用的是谥号和庙号,但偏偏汉武帝是例外。当时孩儿还觉得或许是有什么错误,可如今老四的称号又变成了永乐帝,这其实很不对劲。”
“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果然,朱元璋刚才似怒非怒的表情一下也变得若有所思起来,皱眉开始沉思。
他也觉得这里头应该有点什么。
再没文化,毕竟里头也是自己的“同学”,所以朱元璋知道——
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皇帝;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尊号有点长,他不太记得;汉武帝的庙号其实是世宗,谥号则是孝武皇帝;朱祁镇的庙号是英宗,谥号则太长,有十七个字,他也不稀得知道。
大部分皇帝都用庙号称呼,或许是因为谥号太长,但是李世民的谥号比刘彻还短点,所以这不成立。
“咱怎么觉着,这是按照后世更普遍的称呼来喊的?”
朱元璋摸了摸短须,沉吟道:
“就比如咱们如今这大明,往前的朝代,称呼李世民基本都喊唐太宗,其他人也是如此。”
“等到日后咱死了,或许再往后的人也会按照更顺口的称呼来说咱。”
朱标肯定地点了点头。
他指着朱棣说:
“就像宋先生在教室里总是喊朱祁镇叫堡宗皇帝一样,因为朱祁镇的土木堡之战实在太过荒谬,后世就用这个名号来喊他。”
“而老四这个永乐帝的名头,听起来像是年号,就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一样,都用年号代替了?”
“您想想看,之前在教室里,宋先生和朱祁镇是不是也用洪武帝、洪武大帝来尊称您。”
“孩儿觉着老四或许也是如此。”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再次颔首。
有点道理。
既然一个皇帝能被用年号称呼,那最起码说明用这个年号期间,大明的国力还算是强盛,说明老四当皇帝的日子里没有太给自己丢人。
“行,那咱现在先不急着揍他。”
朱元璋瞥了四儿子一眼,淡淡道:
“等会儿就让他在这里呆着,哪儿都不要去,咱进去之后先问个明白,出来后再做打算。”
“标儿,你以为如何?”
朱标松了口气。
只要父亲还肯听意见就好。他最怕的,就是父亲如今不分青红皂白,见到朱棣就是一顿打,连他的是非功过都懒得听。
倒不是他无理由护着弟弟,主要是如今的老四什么都还没做过,更何况老四往后听着也并不是个窝囊皇帝,不是昏君庸君,若老四跟朱允炆、朱祁镇一样,将祖宗留下的大好基业给付之一炬,那朱标也照样不会留情面。
而此时此刻,旁边的朱棣,已经哆哆嗦嗦地搀着母亲坐下,自己也找了个位置,屁股只沾了椅子一半,随时准备挨揍的时候好跑路。
“老四,你也不必那么忧心。”
马皇后也很清晰地感受到了朱棣的恐惧,毕竟昨天朱棣挨揍了之后,就是她和朱标帮着叫太医过来上的药,自家丈夫揍儿子有多狠,她是最清楚不过的。
她宽慰般拍了拍朱棣:
“只要你以后没有做出什么荒唐事,你父皇也不会像昨日一样打伱,他那么生气,除了你造反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