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剑舞(2/3)
的自由选择参加或者弃权。因此采用的是报名加抽签的比试方法,评分则由评审人员和各行业大儒进行共同打分。
姜焕、穆远、金希行和宋清风都选择了乐器比试,姜焕和穆远选的都是古筝,金希行则是笛子,宋清风选了手鼓,看来果然是懂一点乐器的,而且手鼓也确实跟宋清风还比较搭配。其它南楚学子们大多也都选的古筝,偶尔有一两个选择了吹箫,还有几个少年选了二胡和扬琴等。只有少数人没有选择乐器,而是选了棋艺,其中包含楚云澜和俞显。
楚云澜是喜欢下棋的,所以之前才没事就自己对着棋谱琢磨。俞显则是只会下棋,虽然是个臭棋篓子,但就是死不承认。
在看北齐那边的少年人,选择乐器和棋艺的几乎占总人数的大多半,只有极少数的选择了舞比项目。
蛮夷国那边的少年人们则不太一样,他们大多数选择了舞比,少数人选了乐器,却不是日常学子们经常接触的古筝琵琶等乐器,而是陶埙,一个有五个指孔的上小下大的鸡蛋形乐器。
楚云澜见蛮夷的学子选了舞比,比试内容是战舞,突然想起来自己是会剑舞的,如果战舞也算舞的话,剑舞为什么不能算呢?自己抽的棋艺比试序号比较靠后,按照眼前选择舞的的比试人数,这样的话自己就能参加两场比试,就可以拉短分数差距了。
想到这里,楚云澜就去找了负责比试的评审,提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评审官竟然说可以。于是楚云澜便也在舞比处报名抽了签。
所有学员报名完科目抽签结束后,乐科的比试正式开始了。
乐科的乐器、舞、棋艺是分开比试的,不在一个大殿呢,楚云澜在现在在舞比这边,因为蛮夷国的少年们比的还是战舞,战舞跟礼科五礼里面的军礼有点类似,所以评审人员便让所有比试战舞的学子们一起做动作,一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动作对错,姿势是否标准从而进行评比。
楚云澜看着眼前少年们表演的战舞,虽然少年们刻意的通过整齐的击掌,声吼,脚踢踏出声音制造氛围,但是到底都是养在书院的少年人,只学的其形似,没有军人铺面而来的那种血煞气势。楚云澜看的意兴阑珊,觉得还没有军营里看士兵表演操练来的震撼......
突然耳边传来了阵阵悦耳的琴声,琴声悠扬婉转,时而如春风拂面,时而如秋雨缠绵,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安逸且舒适。虽然楚云澜不会弹琴,但是不耽误他欣赏如此动听的音乐。
悠扬的琴声过后,接下来陆续是清脆的笛子声、婉转的萧声、深沉的埙声、激昂的二胡声和悠扬的琵琶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
琴声悠扬,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笛声清脆,让人心情愉悦。箫声婉转,宛如仙子轻拂瑶琴。埙声深沉,犹如大地的呼吸。二胡激昂,宛如万马奔腾,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豪迈的气势。琵琶悠扬,宛如珍珠落玉盘......
少年们带着自己擅长的乐器,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精彩绝伦,偶有人兴起还会跟着音乐唱词,引的众人喝彩,评审人员赞赏的眼光。
楚云澜人在舞比的现场,心神早就不在这边了,舞比的场地离得乐器那边比较近,所以受乐比影响较大,有心神不稳的少年人被乐比那边的音乐误导,做错了动作,转错了方向,打到了身边人等,不时的引起一阵骚动,评审人员便会叹气低语“果然还是少年人,容易被外音影响。”
棋室则离得较远,几乎听不到乐器的演奏声,周边异常清净,连负责添茶的侍人,走路都十分小心,生怕声音大了影响学子们的比试发挥。
突然一阵鼓声传来,起初鼓声清脆欢快,给人欢欣雀跃之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鼓点声越来越密集激烈,如同一阵疾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一个个勇猛无比的战士在前方冲锋陷阵,再后来,鼓点声由激烈转变为沉重,一个巨人在缓慢地前行,沉思,深思熟虑。最后,鼓声渐渐地平息了下来,鼓收声停,也不知是谁竟然带头鼓起掌来。
楚云澜虽然不在那边大殿,但是脸上也浮上了一丝笑容,这鼓声是宋清风的,如果楚云澜没有记错的话,那边大殿只有这一个少年人选了手鼓演奏。果然有值得傲气的资本,少年人一腔热血赤诚,比舞比这边战舞可要有气势的多了......
很快,舞比轮到楚云澜了,穆远和金希行等人比试完了,便想去棋室看楚云澜下棋,只是路过舞比的大殿,穆远不经意间的一瞥,看到了大殿内正舞着一把薄刃长剑的少年愣了一下,竟是楚云澜。
金希行顺着穆远的视线看过去,虽然有点意外,但是又觉得好似就该这样。宋清风也诧异,楚云澜这是要连比两场?毕竟他棋艺抽签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只是没想到他中途又去舞比报了名抽签。
只见楚云澜一袭青衫长袍手握长剑,动作潇洒收放自如,剑法犹如行云流水,剑气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在他周身环绕自在游走。带起衣袂翩跹,顷刻间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若这般舞剑,他就欲乘风归去一般。足不沾尘,轻若游云。他远远地看着,再次回想起自己见着楚云澜穿女装的样子,代入如今舞剑的人身上,内心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假世子和后院男人们的斗智斗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