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3章(1/1)
【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这些谁也没当回事儿的空印文书,被朱元璋发现
了!!
朱元璋当场大发雷霆,便叫来了户部尚书,下令严查此事。
【在官员们看来,“空印”固然有违章程,但无非就是图个办事方便,既没损害
百姓利益,又没侵吞朝廷资产,简化流程、节省人力开支。1
【可是,朱元璋却不这么想。】
【在他看来,之所以要地方提前上报,就是为了防止官员们伺私舞弊、侵吞税
粮。
【如今使用空印文书,岂不是可以想填多少就填多少,想侵吞多少就侵吞
少?】
【这不就是贪污腐败吗?】
【这还了得?】
【而且在专制统治的大明王朝,官印就等同于皇帝赐予的权力,比官员的身家
性命还要重要。】
【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们居然敢随便在白纸上盖章,还堂而皇之地拿到京城“一
六零”,就在国库门口、户部衙门里当场填写!】
【这不是赤裸裸的视皇权么?】
【在朱元璋心中,这起“空印案”充分暴露了官员们对他的视,把他赐予的权
力不当回事。
【震怒的朱元璋命锦衣卫去彻查此事!】
【锦衣卫接到皇帝指令后,迅速四面出击,很快就查了个水落石出。】
【从给空白文书加盖官印的州县官员、基层公务员,到各级主管部门,包括督
查不力、消极配合的户部尚书,全部落入了嫌疑人名录。
【锦衣卫递上的这个嫌疑人名单太长、人数太多,送上去审理的时候,直接把
司法机构的官员给吓坏了。1
【这么多人要是都惩处了那还了得,整个朝廷就没法运转了。】
【他们便请示朱元璋:人太多了,要不就给个严肃批评,下不为例吧?】
【朱元璋没有手软,一个都别放过,该杀的杀,该罚的罚!】
【于是命令一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员,不管是谁,只要和赋税沾边
要盖了空印的,统统都倒了霉。
最终,有儿百上工名官员被卷入空印案,掌管印章的主管级别官员统统被处
死。】
【副职、基层公务员等则重打一百大板,然后发配充军。
【这么一清剿,全国主要地方官员几乎是一扫而空。】
【“空印案”到底死了多少人,几百年来众说纷。】
根据明史大家吴晗的估算,“空印案”杀了三四万人。
古代百姓看傻了。
“明朝收税收实物!
“俺是杀猪的,是不是交税的时候,带一块猪肉去官府?
“兄台,你还算好的,咱是挑大粪的,交税的时候直接给县老爷来两勺。”
“区
百姓们都无语了。
挑大粪的直接交银子,还指望官府收这玩意?
笑归笑。
他们再次震撼。
朱元璋杀起官员来,真是一点不含糊。
和砍瓜切菜一样!
每次一杀,都是一大片,杀得人头滚滚!
不想错过《科普华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