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9章(1/2)
建安二年,四月。
刘协下增设工部,掌天下造作之政令与其经费,凡土木兴建工程、水利工
程、各项器物等制作工程,都由工部管理。
工部位同九卿,设正职工部尚书一人、副职工部侍郎一人,散更若干。
由李云担任工部尚书,文担任工部侍郎,工部各项制度皆由工部尚书逐一制
定,报司空府裁定,再由刘协签署加盖印玺。
而在工部刚成立,李云就在工部署外,立了一块石碑。
石碑正面精雕细刻:
匠人即工人,工人敢为天下先:兼天下、爱众生,赴汤火、蹈利刃。一一大汉
工部。
印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在石碑背面,同样是精雕细琢:
正首位五个精雕大字:二十八国士
而在五个大字下,增加了二十八列。
位于第一列的,是一个人名:扶风人,马钧!
同时。
工部又以文告示,工部会选出二十八位对大汉有杰出工艺贡献的,雕刻于石
碑之上,享有“国士”的称号,名传千古!
相应的细则,也随之出台。
好家伙!
这一连串的政令,直接将整个许都的士人情绪,包括朝殿上的三公九卿都给点
燃了!
“工部这是要做什么?二十八国士?区区匠人也配享有国士之名?”
“云台阁有二十八将,工部来个二十八国士,别说这工部尚书是无意的,这是在
将匠人对标云台二十八将吗?凭什么!”
“区区一个匠人博士,等同于五经博士的事还没了结,如今又来个工部位同九
卿,这且不提,还喊什么口号匠人即工人,工人敢为天下先,换个名字难道就不
是低贼的匠人了吗?”
“让这工部尚书出来,我们要跟他对峙!”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许都名仕汇聚,康成先生郑玄亦在许都,我们去请康成先生,一定要让工部撤
了这石碑!”
朝殿上。
工部侍郎靳文,如芒在背。
公卿百余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靳19文。
靳文只感觉内心被一群战马呼而过:救命啊!我靳文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县
承,有幸被提拔当了郡丞,又有幸当了这工部侍郎,但我没想过站在这朝殿上啊!
尤其是公卿正官,看着跟自己同列的居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一个个心
中有句“去汝娘”不知道当不当讲。
“陛下。”
太尉杨彪硬着头皮出列。
“工部的石碑和文,已经引起了许都士人的强烈反对,各郡闻讯而来的士人,
甚至于名儒郑玄都在呵斥工部的石碑和文。
“臣以为,是不是诏令工部尚书季牧,询问对策?”
老好巨的杨彪没有说李云做错了,而是将这话给换了个表达的方式。
不是我这太尉不同意,实在是士人反对的声音太多
刘协犯难了。
这工部石碑和文,有一半都是刘协在参与。
否则又怎么可能在石碑上铭刻传国玉玺的印纹。
原因很简单,李云跟着曹操私下见了刘协一面,然后给刘协画了一张大饼。
秦皇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
汉武北击匈奴,高呼:寇可往,我亦可往。
光武除王葬,兴汉室,立洛水之誓。
这些都是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其余皇帝显得就没那么有名了。
汉明帝觉得自己比不上武帝和光武帝,于是建了个云台阁,评了个云台二十八
将,也千古流芳了。
刘协呢?
登基几年,不仅没有文治武功,还先后被董卓、李催、郭汇挟持,即便来了许
都,天下士人也多有不服。
既然如此,何不开创前人未有的功绩,盖亚当世,名垂千秋?
宏图霸业笑谈中。
李云给刘协画的饼太大了,大得刘协兴奋得彻夜难眠。
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帝王,你给他讲什么帝王心术?
肯定得讲宏图霸业,名垂千秋啊!
于是乎,被打了鸡血的刘协,当即参与了工部的石碑和文讨论。
“太尉,工部尚书诸事繁忙,有司空问策,不也一样的吗?”刘协有些心虚,求
助似的看向曹操。
曹操大笑出列:“下,臣闻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才涌现出了一个个的先贤
圣人。”
“士人有争议,这是好事,不如再等一段时间,这争议或许就结束了。”
太尉杨彪和司徒赵温对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毒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