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5章(1/1)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古人,甚至于在近些年,许多人都刻意将朱高炽的能力
抬高了,并以此来贬低朱棣的能力。
以至于到了现如今,许多人都觉得朱更多的像是一个只知道沙场征战的武
将,而不是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
甚至于有人觉得永乐盛世还要给明仁宗朱高炽一半的功劳,毕竟真要按照某些
观点来看,朱棣就好似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而对于国内的大事,朱
基本上就交给朱高炽来处理了。
如此一来,可不就得出了朱的功劳要分给朱高炽一半的结论么!1
听到这里,朱不由得咬了咬牙。
“黑锅都让联给背了,功劳就得是大家的,你们这些文人心思可是阴毒得很
呐!”
嗯.
算了,反正此时的朱棣既愤怒,又不由得有些心寒。
“这就是你朱高炽与朱瞻基所谓的孝道~?”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永乐十五年之前,朱高炽的权力远没有后世之人想象
得那么-高。
这从朱高炽直到永乐二年四月,才被明成祖朱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就可以看-出
来。
同时,这也是朱的确考虑过传位给朱高照的证明之一,否则储位早就定下了
了,何必足足等了两年的时间呢。
要知道,那时候朱高炽的母亲徐皇后甚至于还没有病逝
同时,朱规定:“凡百官朝谒东宫,偕进偕退,不许独留私见”,也就是禁止
百官私自与太子见面。
不仅如此,朱还抬高次子朱高照以牵制朱高炽,行平衡之策。
朱棣的这些做法,明显是在削弱朱高炽的威胁性与权威性。
把当初朱元璋对朱标的待遇与朱对朱高炽的待遇一对比,许多的事情就显而
易见了。
如果说一个太子的权威性与权势在一开始就遭到了削弱,那凭什么说他能够分
去朱的文治之功呢?】
【到了永乐中期,朱高炽也长期受到朱的打压,当然朱高照等人也是一个接
一个下半子,以至于朱高炽甚至“忧惧成疾”、面无人色。
朱征战在外,还专门派人回来对留守监国的朱高炽强调:功臣犯罪、高级官
更的任免以及调拨将士等重大事宜,都需由他亲自过问并同意才行。
此外,朱还安排人汇总朱高炽日常办公的情况,逐月详加记录,每件事都要
因果俱全、毫无隐地向其报告。
可以说,朱从开始到这一阶段就没有想过将大事交给朱高炽处理。
直到永乐十五年之后,一方面伴随着汉王朱高煦企图策划武装夺位,引起了朱
的警觉和惯怒,最终让朱棣彻底放弃了废朱高炽的想法
另一方面此时的朱也终归是年龄大了,如此才将不得不放权,“中外事悉启太
子处分”,“军机重务则令五府六部商议至当,启汝而行,不必奏来”。
也就是,朱高炽真正意义具有决定权是在永乐十五年之后,从这个时间点开
始,朱高炽才有了朱标的几分风采。
但是即使如此,朱也对朱高炽异常警惕,时不时就挑出几个东宫属官,然后
不想错过《震惊华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