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9章(1/1)
不知道今天播下来,点赞量能达到多少?
心里羡慕又期待的轻语着,李柒月拿起桌上的一张图片,询问道:“就是这张图吗?”
伸长脖子看了一眼。
张杨尘点头道:“对,这张图就是其中一个祠堂仓库,里面堆放了大量的火碱和烧碱。
这是从麻黄草提炼麻黄碱,碱化用到的化学物质。”
“嗯”了一声。
李柒月又拿起一张图片,好奇道:“你为什么当时长时间将镜头对准这个福字?
是有什么寓意吗?”
“我当时拍这个‘福’字,单纯就是觉得墙上的这个福字格外有讽刺意义!”
微微笑了笑,张杨尘解释道:“还有,记得当时搜查队的一位队员打趣说,这个字贴都没贴对,能有福才怪了。
听他这么说完,就更觉得天理昭昭,善恶终有报~”
话音落下,网友们对此疯狂点赞。
和张杨尘一样,他们也觉得“恶有恶报”是最贴合人心的总结。
因为这番解说,都让这个画面突然变的很是触动人心!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张杨尘回答了很多问题,和李柒月聊了很多。
在聊到最近的【名声鹊起】时。
张杨尘真诚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惶恐之情。
他说在圈外人眼中,央視记者风光、亮丽、意气风发。
但在家人眼中,儿子晨昏颠倒,总是熬夜加班,总是奔赴危险。
在朋友眼中,他也是风风火火,是“斜杠青年”的代言人。
可以说,这一路走来有辛酸、有泪水、有感动、有温暖。
但是在每一次“大战”前的紧张策划中、在每一次扛着“长枪短炮”的跋山涉水中,在每一次熬夜码字的艰苦奋战中。
他如此真切地感受着这个时代!
感受着每时每刻发生着的深刻变革!
当他亲自一次次用双脚、用镜头、用文字丈量脚下这片土地的时候,便更加深爱这份工作。
经此一事,他更加深有体会。
记者工作无疑是一份既光荣的工作,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
巴拉巴拉的,张杨尘口若悬河。
毕竟这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先后接受了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学习时报三家党报的采访,回答这类问题早已驾轻就熟。
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门清。
而在今天三流报纸采访他之前,三家党报已经大篇幅报道了他。
每日电讯报报道——【前后九次奔赴里約毒窝的采访,他坚信自己得到了新闻之神的眷顾】
半月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张杨尘】
学习时报——【央視记者张杨尘在国际新闻现场传递华夏声音】
总之,标题和内容都很高大上,为张杨尘铸就了一层护体金身。
相信等这次采访播出以后。
在体制内,他也将荣誉等身。
身处人民日報的李柒月对此深有感触。
不想错过《主持一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