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杨安:敢贪我的钱,已有取死之道!((2/4)
卷宗送入书房分类摆放好,以方便自己查阅,然后转头看向拱卫司和皇城司的两名军侯。
在大乾王朝,军侯并非官职,而是一种爵位,亦被称为君候。
大乾的爵位制度,从上到下有王、公、候、伯、子、男六个等级。
其中王爵,唯有大乾皇室和宗室人员才能获得册封,甚至早在大乾王朝立国之初,便有高祖皇帝立下规定:“非杨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所以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亦或者是县王等,都是杨氏子孙方才可以。
王爵之下,便是公爵了。
如今的大乾王朝,有公爵二十四位,皆是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师强者,镇守边关四方,御敌于大乾之外。
再然后便是侯爵了。
在大乾王朝,获得侯爵封册的有很多。
很多武道二品法相宗师,都有获得侯爵册封。
尤其是像镇武司,拱卫司,皇城司等重要部门,往往每个道洲的主要负责人,都会被册封为无名君候,地位于道洲总督平齐,直接受中央朝廷调遣,不受地方管制。
杨安觉得,这种君候的册封,主要是为了钳制地方官员,让地方官员无法做到一手遮天。
再然后便是伯爵,子爵,男爵等爵位了。
这些爵位都是册封给武道二品宗师之下的有功者,或者是“王、公、候”等世袭爵位一代代降级后的产物。
在爵位册封和传承这一件事上。
大乾王朝一直都有着完整的制度。
如杨安这样的大乾皇子,成年后哪怕有获得亲王的封爵,六代之后,也会彻底失去爵位,想要重新获得册封,或者保住家族的爵位不被降级,就只能通过功劳换取。
当然,如果杨安一直活着,活了六代时间。
他身上的亲王爵位,肯定是无人能够剥夺的。
这也是为何,如今的大乾王朝会有那么多的王府存在。
因为这些王府的老祖宗们还没有死,等他们什么时候死了,王府的爵位便会降级。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哪个宗室人员突破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师境界,同样可以抬高自己的爵位。
武道一品大宗师,对应亲王。
武道二品宗师,对应郡王。
武道三品小宗师,则是对应侯爵。
武道三品之下,则按照朝廷爵位册封规定,逐代降爵。
所以从大乾王朝的王府数量上,大致也能推测下大乾皇室的强者数量。
当然,推测归推测,这种推测准不准,又有多少的偏差?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毕竟虚虚实实,方是王道。
大乾皇室也不可能将所有强者摆在明面上的。
“你们同本王说说海洲的目前情况!”
杨安看着拱卫司军侯赵原和皇城司军侯魏大勇,一脸平静道:“如今的海洲,具体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每年税赋多少,又需要多少开支等等,全都说一下吧。”
他并没有询问两人海洲的势力分布情况,而是直接询问了海洲的关键问题,即人口、田地、税赋等情况。
根据大乾王朝户部的统计:“海洲的官方人口统计为九百六十万户,人口三千一百万余,有良田三万六千零五十四万亩余,年税赋约有八百四十万两白银。”
对这些数据。
杨安肯定是不信的。
毕竟这天下的世家大族就没有不隐匿人口和田地的,就像这世间不会有猫不偷腥一样。
其他不说。
单说这税赋一块,八百四十万两白银。
这数字听着很多,实际上却是在打发叫花子。
毕竟这只是总税收八百四十万两白银,还需要刨除几千的官员俸禄,八九十万的大军支出,以及日常损耗等。
按照这么一个算法。
这么加加减减下来,最后能落到杨安手里的,有个一百万两白银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你说这不是在打发叫花子是什么?
这么点钱,估计都没有海洲各郡府官员一年贪污受贿的多。
所以杨安对海洲的税赋情况非常的不满意。
这些都是他的钱啊!
谁敢贪他的钱,他就敢剁了谁的爪子,顺带将人碎尸万段,灌了水泥填海造陆。
听到杨安的询问。
无论是拱卫司的军侯赵原,还是皇城司的军侯魏大勇全都大感头皮发麻。
他们两个怎么都没想到,眼前这位爷,还没有获得册封呢,就已经询问起了海洲的税赋钱银问题。
这里面的问题,不是一般的要人命啊。
只是他们不想回答还不行。
毕竟这位爷正等着他们开口呢。
总不能说,身为大乾朝廷在海洲的情报部门,连海洲的人口和税赋问题都不知道吧?
他们两个真要敢这么说了。
相信用不了几天,就有可能被直接拿下,送到天京城问罪去。
赵原和魏大勇相互对视一眼。
两人眼里的表情都很丰富,无不是想着对方先开口。
杨安看着眼前一幕也不催促,任由他们两个眉目传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