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散散心(1/2)
第42章 散散心
墨鸦说起手头有限的情报,“匈奴近来不断西进北掠,以吞并小部族的方式,加强自身实力。”
“此外,赵国北境的李牧,似乎猜到当初匈奴的情报,是我们送达。”
“要不是消息传播的速度太慢,他早该猜到了,不奇怪。”谷璞心里还有一句没说出来的。
李牧好歹也是战国时期仅次于白起的名将,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用逼王的话来说,最简单的行为动机分析,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利益。
李牧进攻匈奴腹地,虽然也得到了利益,但与他得到的利益相比,不值一提。
“让鹦歌多留意军马场的动静。”谷璞暂时不能消除弱点,只能让弱点成为遮掩和重点保护的对象。
自从攻占永固,永固不远处的历史上由冠军侯建立的世界历史中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山丹军马场,自然而然的成立。
设立马场的第一念想,倒真不是他目光长远,考虑到了未来的战马需求与折损。
而是永固一战,缴获的六万多匹马,没地去。
六万匹马,能当作战马使用的最多也就三万,这还是因为马匹都是来自于和匈奴人同俗的月氏。
否则,最多也就一万匹战马。
古语有云:“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养马历代以来,都是中原王朝加强军力的根本之策。
而要大力发展马政,好的养马地是必要条件。
马居六畜(马、牛、羊、鸡、猪、犬)之首,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可以说,在古代,马几乎包办民间的一切繁重工作。
而作军事用途,最早出现是在西周时期,西周时,马的主要用途已经出现了供军用的“戎马”。
而战马的大规模应用则是在春秋时期。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马只要喂草不就可以了,草不是到处都是,养马很简单么。
首先,马是食草动物这没错,但是马的消化能力很弱,因为马不像牛一样会反刍。
所以,养马想一次喂饱几顿不吃,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马的胃口很大。
马不能光吃草,还得喂粮食。特别是干重活的时候。
战时的战马就更不用说了,几乎“一日三餐”都得喂粮食,甚至普通百姓都吃不上的豆料。
总体来说,一匹战马吃掉的粮食,可以养最少三个士兵。
而战马在失去军事作用以后,它的历史使命也基本终结。
想要拥有大规模骑兵部队,源源不断的战马,是首要问题。
即便是有马场,也不能保证充足的马匹供应。
马场的小马驹,成长到一定年龄可以使用前,有一定的折损率。
且不是每一匹马,都能当作战马。
战马,那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良马。
而战马,也不是一上战场,就能使用好几年,直到因老更换。
每个月,大军因伤替换或是直接死亡的战马,起码也有两成。
若不是缴获的战马十分充足,只凭马场出马,几年内让骑兵上战场,就不用考虑了。
山丹马场的马匹,八成以上,都是月氏马,即河曲马、秦马。
六百多年前,非子在汧、渭之野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成为秦国的始祖,秦马也因此有名。
所谓的秦马,与他陆续缴获的月氏马、戎狄羌马,不能说一毛一样,但绝对是同一种马。
有大量河曲马亦或者说秦马的储备,谷璞异常满意,但也特别心疼钱。
马场陆陆续续的缴获加起来,有八万多匹。
每天吃掉的粮食,何止是多。
秦马,可以说是华夏体格最大的优秀马。
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耐重,持久力较强,且疲劳恢复很快。
这也是各营骑兵能轮番进行不休止的战斗的根本原因。
“是。”墨鸦迟疑道:“将军,永固境内,似乎有夜幕的人。来者像是血衣侯的人。”
“以前你们百鸟和血衣侯平时不怎么打交道?”谷璞无所谓道。
皑皑血衣侯,十万白甲军;也就在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玩权弄势。
秦国?
他的手还伸不到秦国境内。
无所谓的自信,正是来自于秦国由来已久的霸道。
秦国内部的势力,岂会允许一个小小的韩国侯爷,在秦国的境内,谋取利益。
这也是谷璞敢将竹纸拿出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他们能将竹纸从永固买走或窃走,秦国各方势力能让他们安安稳稳的把竹纸带出国境?
别的不说,单是一个罗网,他们就难以应对。
恐怕他们刚踏入秦国,就会因为身怀买纸的意图,而遭遇截杀。
而想要进入谷璞治下的疆域,除了通过北地郡和陇西郡的路径之外,只能从赵国绕道匈奴境内进入。
靠南方的路,怎么走,也绕不开秦国疆域。
除非他们进入百越之地,再绕道西戎氐羌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人在秦时,出将入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