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三回 挖出金子(1/2)
“主子,那个歪口斜眼的如何处置?”亲卫来报。
穆凌昊站在小山坡上,眼睛一眨不瞬地望着陶家院子中,那个少女窈窕的身影。
他没回头,声音极淡,“从县衙出来后,就处置了吧。”
亲卫抱拳说了声,“是。”抬起眼皮想瞅一瞅主子在看什么。
一眼便望见那少女的身影,他立马一缩脖子低下头,再没敢看第二眼。
次日县衙审了此案,王氏夫妇被陶祖宴教唆着,把一切罪责推到了陶牡丹身上。
陶牡丹傻了眼,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至亲,会这样冤枉自己。她愤怒的在公堂上咆哮,冲过去欲撕了几人。
县太爷可不惯着她,打了二十板子后,判了她个斩立决。
至于王氏夫妇和陶祖宴则被判关押半月。
薇娘知道后不禁拍手称快,前世欺她辱她的人,终于得到了些报应。
她带着一些礼品,又去了刘保长家,哭诉陶家不拿她们母子三人当人,还要偷偷卖了她们。再拿出昔年陶大郎写给阿娘的休书,要求分家另立门户。
刘保长一家十分可怜薇娘母子三人,向村子里的众人说明情况,众人也纷纷应和。
刘保长便将张氏母子三人的户籍,分了出来另立门户,又把那个埋着黄金的小院,半卖半送的卖给了薇娘。
张氏知道一切后十分惊讶,在她心里嫁给陶大郎就一辈子是陶家的人,怎能另立门户?
薇娘无奈,只得将差点被王老汉强暴的事说出来。
张氏惊恐的张大嘴巴,抱着薇娘一顿痛哭,直骂自己没用,才害女儿跟着她吃了这么多苦。
从此也对陶家那一群人死了心,跟着女儿搬去了才买的小院。
这院子从外看着破败,但是里面的门窗是完好的,屋内还有些简单的家具。
张氏和薇娘把被褥搬过来,就开始打扫,牛婶子带着二妞也过来帮忙。
忙了一个下午,在天黑前终于有了点家的样子。
牛婶子环顾四周,欣慰的笑道:“你们总算离开陶家有自己的家,以后再不用受陶家的腌臜闲气了。”
张氏抹了抹眼泪,直说是自己没用,让儿子女儿跟着自己受苦了。
牛婶子和薇娘劝了劝,才止住她的眼泪。
是夜,薇娘趁张氏睡着了,穿上衣衫来到后院,在看到那口枯井时,她眼睛都亮了。
她拿了块石头往下砸了砸,瞬间就听到哐的一声,看来这井不深呀。
她拿来早就准备好的绳子,一头系在大树干上,一头吊着自己缓缓下落。脚一落地,她就踢到了什么东西,连忙弯腰捡起起来。一看是个小匣子,里面竟装着黄金,足足有二十多两。
薇娘的心都在颤抖,有了这些金子,她就可以囤一批珍珠香米,再以高价放出来,最少能赚十倍的银子。拿着这些赚到的钱,何愁不能竞得一张盐牌?
有了盐牌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她以后定能带阿娘和阿弟过上富裕的日子。
次日,薇娘坐着牛婶子家的驴车,一路驶向县城。到了县城,她直奔米铺打听珍珠香米,又打听哪里有合适的仓库存放香米。
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珍珠香米的价格已比上个月她问时高了不少。
薇娘叹了口气,无精打采的走出粮铺,思量着如何能再多赚点银钱。望着这人头窜动的街市,她突然有了新点子。
县城西南角的田秀才极善丹青,只是此时他还未得功名,只是一个寻常秀才。他的画也还并受人追捧,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张。
可半个月后他中了解元,他的画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从一两银子一下子涨到十几两。如果现在拿五十两买五十张画,那半个月后她就会有五六百两银子。
这真真是一本万利呀!薇娘激动得心都在颤抖,她犹豫着要不要把手里的二百多两银子,都拿去买画。
这个想法在她脑子里过了一遍,便又被她否决了。书画这类东西不易保存,万一有个受潮或其他损坏 ,她就血本无归了。
再说了书画也不是必需品,一下子把这么多画都买下来,肯定会引起别人注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稳妥起见,薇娘拿着银子去了书肆,买下五十张。
掌柜乐得合不拢嘴,只收了工本价就帮忙装裱,还愿意免费帮把画送到家。
这倒让薇娘有点犯难,难道要送到刘家庄吗?那得多少双眼睛盯着呀。
她略微沉吟,打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县城赁个房子住。一来方便买卖珍珠香米;二来可以给阿弟找个好私塾读书;三来突然拿了这么多画回刘家庄,肯定会引来村里人的揣测,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此思量,她脚下像生风一样找到牙婆。
牙婆领她看了几处房子,终于在城南巷子看到了合适的。一处不大的四合院,正房坐北朝南,两侧厢房紧挨正房,左右两边各有厨房和杂物房。
薇娘与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农女重生,我靠定时术杀疯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