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六章 县试府试(1/2)
“这县试作为科举六试的第一步,相对来说还是简单的,一年一次,由地方县城主办,主要目的是由地方县城为之后的院试筛选人才。
不然人人都能去考秀才,那岂不乱套了。
府试也是同理,因为县试是从普通人里面筛选,基数比较大,难度较低,所以还需要也是一年一度的府试,进一步筛选。
府试通过了的,才能有资格去考取院试,院试则是三年两次。
所以这县府院三试也可统一称为童试,其目的便是选出人才,赋予秀才功名。”乔荀明看乔倩感兴趣,不厌其烦的给她解释道。
“啊?想不到光是秀才便这么麻烦,那大伯还真是厉害,能考过这么多关。”
乔荀明也是一脸骄傲:“那是自然,秀才功名若是得来简单,那也就不值钱了。父亲可是我们村老少三代里唯一的一个秀才,受大家所敬仰。”
“不过院试通过才能成为秀才,若是没过院试,只那前面的县试府试考过了,岂不也是白忙活一场?”
“科举功名本就不易,若是眼光只在怕院试过不了就畏手畏脚,县试府试考了也是无用。不过要说白忙活一场的话,也不尽然。
这县试是最初的考试自不必说,过了之后才能府试,若是府试也过了,那便也拥有了‘童生’这种软功名。
虽说童生没有书面上的功名,也没有赋税的减免,不过在大众眼里,那也是高人一等的文化人,处处受人尊敬,就算去衙门诉讼,也是可以不用跪拜的。
简单来说,即便你不去考院试,做杂事,经商这些,别人一般也会为你大开方便之门,其中好处也是不少的。”
“哇,想不到童生都有这么多好处,那想必县试府试也不简单吧,不知荀明哥哥若是去考有几分把握?”
乔荀明闻听此言,小脸一红。
“县试还是比较简单的,除了书法要求字正规圆的楷书外,考题也基本上就是四书文,五言六韵试帖诗这些,并不会考策论。
只要肯下功夫,死记硬背之下一般都能过。
府试稍微难一点,除了考帖经,杂文,还有策论。除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外,还需要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为兄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按理说三年前就已经是一般人能考童生的年纪,不过父亲说学习一途不可贪功冒进,让我把文章都吃透,过了父亲的考验,才会允我去考,届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本来今年为兄是有几分把握过府试的,甚至院试也并非不能一试,不过却不想竟碰到了这旱灾,唉……”
说到最后乔荀明低下头来,心情有几分低落。
“荀明哥哥,别担心,咱现在走得越来越顺畅,想必不久就能到江州了,等安定下来,哥哥再考不迟,到时再一鸣惊人。”乔倩安慰到。
……
之后这兄妹二人又聊了许多科举相关的知识,主要是乔荀明讲,乔倩问,而乔瑾瑞就在旁边一字不差的听了个清楚。
他终于是明白了个大概,貌似这县试就是考一些基础的东西,考卷也像是现代的填空题,默写题之类的。
主要目的是找出有学习能力的人即可。
这看似简单,但在这封建社会,百姓几乎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农民,根本没什么人有读书识字的观念,觉得那些读书人都很遥远,自家孩子也从小都让他们在地里帮忙,能得到眼前的利益,能活下去,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这笔墨砚台在这个社会也是贵重物品,并非平民老百姓负担得起的。
所以即便是这看似简单的县试,那能参加考试,并考出来的,也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不过这点对于乔瑾瑞来说似乎问题不大,他有他大哥这个秀才公相靠,虽说不能随意挥霍笔墨纸砚,但要用,还是都有的,再不济,他之前可是看到了,他们的积分商城,这些东西都是能换的。
说起商城,他记得上次更新的书里有一本《四书五经附注解》,他当时还在想这玩意有啥用。
但现在听他侄子解释后才觉得,似乎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这个时代书籍本来就贵,平民百姓这四书五经能不能买全不说,还带注解的,那可能更就是独一本了,要知道这科举考试就是考你对那些经书的理解,看你能不能吃透。
这要是能买下来,似乎对科举很有用处啊?不过好像积分也贵的离谱,没记错的话好像是一百五十积分,当时他瞟了一眼就没注意了。
如今这般看来,好像这商城还真是挺人性化的,会根据我们要遇到的事,提供对我们有帮助的物品?
乔瑾瑞胡思乱想中渐渐印证了他闺女之前对商城的评价。
不过看来又得努力争取积分了啊,若是要走科举一途,那这本《四书五经附注解》,他是势在必得。
那县试还好,死记硬背他感觉自己努努力还是可以的。但府试的考验就需要考生对书籍有一定理解才能过了,他毕竟不是古人,对文言文的理解肯定比别人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全家穿成炮灰后,我靠种田暴富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