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0章 看似胜了,实则稀碎;封地再次扩张(2/3)
就不用说了,哪怕是虞明和,如今的各方面能力,都是完全不差的,将虞明和看作是小号谢叔方,完全没有问题。
从军报可以看出,是他们的军械,占据绝对优势,才能在倭国与李勣的大战之中频繁取得很大的战场优势。
李元吉一直以为,他在军械这块占据这么大的优势,应该是他的大军摧枯拉朽才对,纵然李勣用兵高深,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应该翻不起什么风浪。
若是有实在不想在这里的,到时可以用他们去向大唐索要愿意留下来那些人的家人过来,这样反而能增补人口,同时完成基础建设。
然而岑文本激动片刻,看着李元吉的神情越来越不好,又满是疑惑,如今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拿下倭国,又击败李勣,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才是。
这也是为什么苏定方几人明明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他虽然兴奋,也庆幸的最大原因。
至于杀俘,臣反对,都是大唐之人,完全不必做得这么决绝。
倭国该怎么划分,由谁去,谁率军驻守,这些你现在都想一想,该怎么做。”
岑文本一时间都满是愁容,过了许久,岑文本放下手中的折章,放在李元吉的案牍之上,看向李元吉。
幸运的是,李勣的种种布置出现了脱节,虞明和身后的唐军未能及时跟上,与薛万彻一起缠住了李勣的大军,为苏定方与韦挺围歼张公瑾奠定了基础。
且可以让他以后无需面对大唐,让他去驻守大唐一地,护卫一方安宁,也是极好。
刘仁轨与虞明和,确实是我对他们的期望过高了吧。
想到当初他率领三十万甲级兵团想要去长安的样子,这个时候他突然庆幸,庆幸李二没有集中所有,先来干他,不然他是真的麻烦大了。
李元吉听得一阵点头,岑文本的这个处理法子,无疑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彻底击败李勣,这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在这场与李二的博弈之中他们取胜了,而是因为倭国,也将正式纳入李元吉的封地。
臣想来,他们几人心中必然也极为不好受,而且经过这次大战,臣料定他们每人都会提升很多。
岑文本唯一皱眉考虑的是,张公瑾与那些唐军俘虏如何处理的问题。
“景仁啊景仁,还得是你,明明是苏定方他们被李勣给压制了,经过你这么一说,反而是我们赚大了一样。
在占据倭国之前,李元吉的影响力只能在南方、西南这些地方,即便是西方,都很小,但如今,东北以及北方,李元吉总算可以插手这两个方向的事务了,不再像之前那般鞭长莫及。
想着想着,李元吉反而有些失望了。
看看现在,李元吉扩大的这些封地,是灭了多少国才得来的?
李元吉一直想要知道他与李二的差距,如今确实知道了,但李元吉是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实在是这样的一幕,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哪怕是程咬金,或许提前收到李勣的传信,也是紧随其后逃离,刘仁轨的海军防守了一个寂寞,无论是李勣还是程咬金,都没有拦下来,最终就留下万余唐军。
不过短时间内,此人不可外放,极有可能通风报信,需等上三五年,同时需将其家室换来这里,才可对此人进行启用。”
长此以往,肯定有人愿意主动留下,这些人,将来都能够很好的融入进来。
尽管苏定方让薛万彻率领三千军断后阻拦,并且李勣身后还有虞明和的一万军,然而在虞明和身后,还有唐军。
这次军报,没有经过信鸽传递,因为内容实在过多,信鸽无法传送。
只需两三年时间,那些不愿留下的人即便去了大唐,也很难入军,毕竟大唐也不会轻易让他们入军,若是有我们安排的人在里面,他们可区分不出来。
岑文本当即变得严肃,沉声道:“大王可对张公瑾进行劝降,他虽是秦王府之人,但回去无望之下,大王依旧有劝降的可能。
而在李元吉身旁的岑文本,听到李元吉说倭国取得大胜,顿时变得无比激动,哪怕岑文本素来稳重,这一刻都稳重不起来。
李元吉看着岑文本,顿时笑了。
而且大王不妨这般想,李勣乃是名将,经历大小战事无数,在大唐还没有平定天下之时,就已经崭露头角。
“大王,俘虏的处理,大王可让他们直接去进行劳改,按照征召百姓做工一般,他们去做,待遇同样不变。
这是臣的想法,请大王指正。”
这些就不说了,如今李勣已经败退,那么俘虏的李二大军,以及张公瑾该如何处理,伱现在想一想该怎么做。
至于刘仁轨与虞明和,刘仁轨本身接手水军不过两年不到的时间,各项能力都还需要慢慢提升。
但即便是这样,苏定方依旧危险,因为在苏定方与薛万彻身后,就是李勣亲自率领的一万多大军尾随而来。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的问题,也是开始沉思起来,倭国如今确定要被纳入李元吉的封地,那就必须要管,对于这个,岑文本倒是没有想太多,因为在治理攻占下来的封地的问题上,他们有经验。
无论是张公瑾突然出现的大军,还是李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