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故人来访(1/2)
“那,婶子,您看看这些药材给个价?我可是最先想到您这儿的。”
“行!我也挺喜欢闺女你这爽快劲儿!”大婶爽快说道,“就按前天给你说的,比城里进价便宜一点算吧!”
“好!”王念秋满口应道。
“你这桑黄看起来色泽也不错!”大婶仔细翻看着手中的桑黄,赞道。
“那是!婶子!绝对不欺您!”王念秋抿了抿唇,说道。
等这位婶子把所有药材称好,账算下来,一共是六十二块八毛。
王念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可是她十七岁的人生中挣的第一笔钱!
“婶子!您贵姓啊?”手里握着一笔“巨款”,王念秋开心得一双眼睛都眯了起来,“我可要把您记窂了,以后我还来找您的!”
“我姓杨,你叫我杨婶好了。”
“好嘞,杨婶,我得走了,我还要赶快去上课!”王念秋揣好钱,急匆匆地道别,“下次我还把药材送到您这儿来。”
“行!真懂事的闺女!”杨婶站在中药铺的门前朝着王念秋的背影挥了挥手。
王念秋背着空篓子,一路狂奔,一口气跑到平乐中学大门口。
恰在这时,早上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声刚刚响起。
王念秋不敢停歇,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寝室。
气都没喘均匀,就赶紧放下篓子,拿上书包向教室冲去。
等王念秋满头大汗跑进教室,在位置上坐定,正赶上第一节课的正式铃声响起。
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王念秋觉得今天的上课铃声格外清脆响亮。
这一节数学课,王念秋听得从未有过地专心,老师讲的解题思路,居然听一遍就轻易领会了。
在文科班的女生眼里,高二的数学是真的难啊。
以前王念秋在听老师讲题的时候,有时候一个晃神,就错过了两个步骤,后面的就再也不会了。
可这一节数学课,让王念秋发现,数学其实也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或者,再努力些,所有学习的效果都会更好的。
就是考不上大学,也会找到别的出路吧?
现在1985年都快过去了,王念秋清楚地记得,1979年恢复高考以后,全国很快推行了改革开放。
1980年在南方沿海城市,成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上一世的那些记忆中,王念秋可是记得很清楚,1988年,乡村里已经有人开始往沿海城市发展去了。
那一年,她听说一位平乐中学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在深圳特区找了一份工作,混得风生水起。
王念秋不知道,她在平乐中学因为卖药材挣了人生中第一笔钱而开始对未来升起憧憬之情的时候,王家沟里她的家门前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王念秋的父亲王建国的一只脚,已经迈过了堂屋的木头门槛,另一只脚却停在门槛内。
他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院门口的方向,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又好像在努力地思索。
“建国?!你不记得我了吗?”院门口站着一位很优雅的中年女人。
一件长长的深棕色呢子大衣,包裹着女人高挑的身材。一头微微卷曲的长发轻轻地打着卷儿,慵懒地披散在肩头。
尽管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更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
优雅女人此刻正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王建国。
“代珍?!”王建国眯起了眼,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女人,赶紧跨下屋前的台阶,向前迎去。
“代珍!你啥时候回来的?我咋没听到消息。”王建国热情地招呼女人进屋,一边唤王念秋母亲出来见客。
王念秋母亲闻声从屋里走出来,一边用身上的围裙擦着沾水的双手。
“孩子他妈,这是郭代珍。”王建国笑着向她介绍。
“郭代珍?我早就听说过你。还是这么好看。”王念秋母亲微微一笑,把人让进屋里,“真是稀客!稀客!”
“建国嫂子,好久不见。你们家里一切都还好着吧?”郭代珍进屋打量了一下,在堂屋里坐下。
“都好着呢。”王念秋母亲赶紧为她沏好一杯茶,“咱沟里条件差。请顺便喝点茶水。”
郭代珍笑着接过。
“唉,时间过得真快!我离开王家沟都快二十五年了。”郭代珍抿唇轻轻喝了一口茶水,叹息道。
“可不是!你这些年在外面咋样呢?”王建国坐在门边的长凳上,问道,下意识地抓了一把头发。
“大致还行。这些年我在外面做些业务,忙忙碌碌,一晃眼,人都快老了。”郭代珍笑着摇了摇头,“人要老了嘛,就常想着回老家来看看。”
“那是,有空多回老家来看看,老家人也时常想念着你的。”王念秋母亲笑着接话道。
郭代珍顿了下,看了王建国一眼, 接着说道,
“建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八零,我要兵哥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