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风陵渡口(1/2)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时,忽听砰砰的声音响起,冲到车阵之前的契丹勇士就像下饺子一样从马上掉下来.
只见大车的木板不知道啥时候被放下,大车后的大周士兵,每人拿着一个圆筒状的棍子瞄向冲过来的契丹勇士。
拇指一勾,砰的一声,就有一名契丹勇士掉下马。
不一会阵前倒下了密密麻麻的尸体。
耶律大石犹豫了,这是啥神仙武器呀?
简直是我契丹儿郎的克星,他看了看自己手下那惊恐的眼神,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极限。
要不是自己在军中威望大,恐怕他们早就溃逃了,毕竟这不是和人在战斗,这是和神干呀。
长生天呀,你保佑保佑你的子民吧。
就在这时耶律大石看到,车阵的两翼,两队骑兵向自己的队伍两侧包抄而来。
不由得心里一寒,这是想抄我后路,看样子是不给留一点活路呀,不行,突围,必须突围。
想到这,马上调转马头大喊道;“兄弟们,跟我撤”。
耶律大石带着剩余的契丹勇士一阵狂奔,好不容易把身后的追兵甩掉,看了看跟随自己逃出来的兵马,不禁悲从心来。
来时的10万兵马,如今已不足2万,个个惊慌不已,犹如惊弓之鸟。
实际上戚继光没有想要把耶律大石10万大军全部留下来,他要的是把契丹人打怕,打的他们一听到大周的名字就打颤。
而死人是不会传递消息的,只有许多被吓破胆的败兵逃回大辽,才能更好的把大周的强大传出去;
况且一下子把耶律大石的10万大军给消灭干净,只会便宜金国。
所以在耶律大石带人突围后没有大力追杀,只是把他们赶出边境完事。
潼关北侧50里处,有一处渡口,名叫风陵渡口。
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冲,是山西的南大门,东部的后门,西部的前门;
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
相传黄帝六相之一的风后,与蚩尤作战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
这也是平时进入关中的唯一渡口。
三国时曹操就是在此渡口与马腾的西凉大军作战,最后大破西凉军,过了黄河,抄了潼关的后路。
霍去病站在渡口的北方,看着对岸的张叔夜带领的10万宋军,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还想抄我的后路,你们想多了。
上次柴峰和霍去病从潼关回兴庆府时,就安排人员在风陵渡口北岸修建了防御工事,为的就是防止宋军从此处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张叔夜看着眼前的风陵渡口,此处坡度平缓,加上天气寒冷,河里已经结冰,张叔夜骑马到冰面上试了试,眼里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说道:“此地果然适合渡河,周逆无人呀,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竟然没派人把守,哈哈,天佑我大宋呀!”。
说完挥了挥手说道:“渡河、渡河”。
就在这时,黄河对岸的高地上,“砰、砰”几声,火光一闪。
眨眼间冰面上冰屑横飞,掀起了巨浪,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对岸的不少宋兵直接趴在地上,惊恐的看着被炸的千疮百孔的河面。
张叔夜惊道:“周逆有埋伏,停止渡河。”
宋军面面相觑,这是啥呀,难道是我们的行为触怒了雷神,使用大法力把这冰面整碎对我们警示。
是啊,一定是这样。
雷神不希望我们渡河攻伐周逆,才用神雷轰击冰面来警示我们。
如果我们不听雷神劝阻,执意渡河,有可能雷就轰在我们身上了。
张叔夜听着手下士兵的窃窃私语,不由得无奈。
他自己是不怎么相信的,认为刚才的爆炸是大周的火药武器造成的。
这时期大宋军队也使用火器了,只不过威力比较小罢了。
见状连忙呵斥道:“大家不要胡思乱想,这是周逆的火药武器,再敢妖言惑众、动摇军心者斩。”
这也不怪宋军怪力乱神,一方面确实是没见过这么厉害的火药武器。
另一方面则与大宋的皇帝赵佶崇信道教有很大的关系。
宋徽宗赵佶,他一改儒、释、道三教并尊的局面,大力尊崇道教,使道教逐渐成为了国教,成为发展的主流。
赵佶还没当上皇帝时,便与一帮道人方士打得火热。
他读过不少谈神说鬼的道家之书,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
有一个叫郭天信的道士预言他将来能当上皇帝,后来果然是这样。
但这不过就是一个巧合罢了,赵佶却因此对道教更加迷信了。
当皇帝的既然信道,朝中的一些奸佞小人便争相献媚,不断地引荐各地的所谓高人术士入宫。
除原来受到赵佶宠信的郭天信、魏汉津、刘混康等道士之外,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灭亡一百多年后,大周称霸世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