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灭亡一百多年后,大周称霸世界 > 第73章 最强内阁成员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最强内阁成员(1/1)

目录
好书推荐:

武英殿侍讲筵官、兵部主侍卫、锦衣卫侍领庄安世,在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后,率领锦衣卫侍卫军拼命抵抗李自成的军队,为国尽忠,阵亡于京郊沙场。

这样的人,柴峰怎么能不重用?

怎么能不放心把锦衣卫交给他们?

打发走四人以后,柴峰就着手内阁成员和六部官员的布局上。

现在朝廷仅有一名内阁大臣成基命,前两天也要求致仕,按照程序已经来来回回三次了,这次就批准让他回家颐养天年去吧。

自己正好对内阁来一个大换血,换一个自己基本满意的内阁。

每次调整内阁成员,都引起各方面势力血雨腥风的争夺,更别说这次调整这么多了,不给东林党人留个名额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柴峰在纸上写下了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倪元璐、陈奇瑜五人的名字。

这五人,柴峰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人品和能力都是顶尖的。

孙承宗是天启皇帝的老师,明朝对满清以守为原则的防御体系就是他完善的,关外辽东前线的所有防线基本上都是他在任时修筑的。

天启朝时因得罪魏忠贤,所以被魏忠贤整治回家赋闲。

崇祯十一年,孙承宗在老家高阳率全家老少抵御入侵的清军,城破后,孙承宗携在高阳老家的一百余口孙氏族人殉国。

孙承宗是一名有战略眼光的军事理论家,虽然因为他的守辽策略太耗费钱而被后世所诟病,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功绩。

把孙承宗放在内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的位置上,绝对能镇住场子。

他今年刚好67岁,功劳足够大,威望足够高,本身还有点东林背景,相信没有人会阻止他当这个内阁首辅的。

袁可立,河南归德府睢州人,明末名臣、神探、战略家,与海瑞齐名的清官之一!

在明朝末年的文官之中,袁可立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官员,可以说是文武兼备。

在担任登莱巡抚期间,袁可立积极整顿军务,从海上发起进攻,收复了辽南沿海地区,“计地千有余里”,同时还招降了投降后金的大将刘兴祚。

但就是这么一个牛人,许多人都不清楚他的事迹,盖因他被清朝封杀近三百年。

袁老爷子,今年刚好68岁,现在因高攀龙之死而辞官归隐在家,让他进入内阁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下一步反贪工作就好办了。

徐光启今年68岁,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

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是精晓农学,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科技型人才。

他曾经向崇祯建议推广红薯的种植之法,但被崇祯拒绝。

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让此老进入内阁兼任工部尚书,一些农业和科学研究的事可就放心了。

倪元璐36岁,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是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和户部尚书。

明末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带着全家13人自缢而死。

倪元璐不仅自身清正,还致力于财政改革,开源节流,肃清当时官场的奢靡浪费风气,是一个很好的为朝廷理财的人选,让此人进入内阁兼任户部尚书最恰当不过了。

陈奇瑜山西人,崇祯五年(1632),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

七年,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官至五省总督,因车厢峡放掉农民军一事被崇祯夺官遣戍。

此时陈奇瑜40岁,这样一位知兵并且年富力强的人入阁兼任兵部尚书是最恰当不过的。

有着5人坐镇中枢,柴峰的一些想法才能更好的实现。

不想错过《灭亡一百多年后,大周称霸世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