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折京鸾 > 分卷阅读87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87(1/1)

目录
好书推荐:

思及此沈卿云浅笑盈盈。

倒是知念端着想到民间的那些指指点点,愤愤不平道:“奴婢今日去采买,还听见有男子议论那几个女子不守妇道,就是送他他都不。妇人也帮着他们说话,说这几个女子抛头露面,不成体统。”

她说得气鼓鼓的,反倒让沈卿云没了气生。

沈卿云对此倒是早有预料,那群男子总是这般自以为是,好似天下女子都等着他们挑一样。

说句大逆不道的,这天下他只是与皇帝一个性别,倒是将自己也当成是皇帝了。

沈卿云嗤笑道:“当真是把自己当回事了,那群女子是万万瞧不上他们的。”

“至于那群女子,”沈卿云叹了口气,“世人常用‘妇人之仁’讽刺女子,但她们只是见识不够多罢了。若是说了赞成的话,处境也会不好。”

人人都用“女子无才便是德”去约束女子,用妇道擒住女子的手脚。

沈卿云冷哼一声讽刺道:“若真是无才便是德,那那群男子为何要费尽心思地科考,争破了头也要入朝为官?”

“用愚昧无知绑住女子,当真是可恶。”

向烛闻言叹了口气。

沈卿云突然歪头问她:“向烛,你想去女学吗?”

向烛有些忐忑,摇了摇头,“家中有弟弟要科考,还有几个年纪小的妹妹,奴婢就不了。”

“倘若你不需要考虑这些呢?”沈卿云定定地看着她,“费用公主府全免,再不济府上也能给你出,你只需考虑自己的意愿。”

向烛思考片刻还是摇了摇头,“奴婢只是世间寻常女子,最大愿望不过是弟弟考上科举,奴婢又攒一份钱,在京中有个小铺子,足够过活便好。若是能遇上心爱之人便是最好,若不能独自一人也是快活。像如今这般能跟着小姐识几个字,便已然知足。”

沈卿云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快活。”

对此她很是理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当“英雄”,你要接受有些人就是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这称不上自私,只是小人物能过上这样的小日子已经足够幸运了。

她浅笑看着向烛,“这事你和知念随时可以来找我。”

向烛点了点头应下了。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3=~

向烛和景清是性格使然,没有配平的意思。

至于女学,向烛大概率是不会参加的,这也是性格使然。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当“英雄”,向烛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对入朝为官什么的没想法,她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资料补充

1.妇人之仁指妇女的仁慈心肠,比喻处事优柔寡断,施小恩小惠,不识大体

妇人之仁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含贬义。

2.科举制起于隋唐,隋朝短暂,科举不成熟,暂且不论。唐时,放榜通常在二三月,时称春榜。凌晨时分,考生们聚在尚书都省,一起等待成绩公布,佚名《大唐传载》描述这样的场景:

开元中,进士唱第于尚书省。其策试者并集于都堂……

昭宗天复四年(904)进士李旭在诗中回忆等成绩:

凌晨晓鼓奏嘉音,雷拥龙迎出陆沈。

夜色清冷,却也澎湃。

除了当场宣布成绩,唐时也有“南院放榜”,成绩张贴在礼部南院的墙上。这是一堵特筑的墙,高一丈多,上面有檐,四周是空地。天还没亮,榜单就贴上去了。榜头竖粘黄纸四张,浓墨写及第考生的名单。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观者如堵,不光是举子们等着看,看热闹的也很多。

元和六年,因为看榜人太多,国子监的学子从东面踏破了棘篱墙,把贴榜文的墙也给倒了。

除了榜单外,唐朝还有“录取喜报”,举子及第后,用金色颜料书写喜帖,送往家乡报喜庆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以上是唐朝的大致情况。到了文墨清雅的宋朝,考试成绩竟由皇帝亲自宣读。宋太宗时,“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天子亲自念进士考生的名字,无疑是恩赐荣光。后来进士的人数变多了,挨个念名字不太现实。便只念前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剩下的人就由官员代为宣布名次,即“传胪”。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

放榜,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不只是举子个人的事,它更像是一场君民之间的狂欢。“榜下捉婿”就发生在这个年代。对官员和富人们来说,这些中举之人,无疑是一支绩优股。?

第三十八章

◎平常◎

窗外风有些大,拍打着木窗发出轻微声响,悉悉索索似乎下起了雨。

近来沈卿云胃口愈发不好,向烛晚间便给她送

不想错过《折京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