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红烛泪(2)(1/2)
眼前风景像展开不同画卷,经历了数番更替,乍看还是这远山、田野、坞堡,却有岁月更迭的痕迹:幼苗变成参天大树,石壁风化得斑驳陆离,稚嫩的婴孩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十八年来几经割据,东晋义熙十四年,周围正值夏国赫连勃勃的残暴统治之中,东边亦有北魏雄师虎视眈眈。我的父母在战乱中溘然长逝,悲痛之余我萌生了不能坐以待毙的念头,暗中纠集四方坞堡的壮士演武,欲带众人远走他乡,寻一处安身立命的净土。”
林筝和宁无移眼前闪现乘势初出茅庐变卖家资,带领乡人厉兵秣马的情景。他们白日耕耘,日落苦练,整顿兵马粮草,一路向西潜行。
“一些青年不忍扶老携幼征战涉险,便留守家园替众人照看亲眷,余者奋勇向前,走走停停,一路反击,更召集沿路的有志之士同行。一年下来伤亡三成,我们向西渡过浊河,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沙漠与湖泊并存之地……”
二人眼前幻化出茫茫沙海,数千浴血奋战的壮士精疲力竭地停歇在此,迷茫不知进退。
远远地走来一人,众人严阵以待,却见来人身穿青黛色宽袖长袍,散发白面,头戴尾翼墨黑的白色羽冠,项戴层层彩色石珠串,形貌清奇不凡,像是精通巫蛊之人。
来人走近彬彬有礼道:“在下巫简,我有一条去路,不知诸位英雄是否有意?”
青年乘势上前行礼:“神巫怎知我等心中困惑,不知有何高见?”
“诸位不如扎根于此,此处虽是沙海,但有各处湖泊,勤于灌溉也能耕种生存。”
“我等确实有意寻一处安宁,此地虽人烟稀少,可如若铁骑来犯,依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乘势忧虑地说。
“人同此心,在下也正苦于战乱,四处漂泊,隐居深山老林又太过孤凄。若英雄真愿扎根此处,永诀战乱,我略通巫术,可以施法设结界,让外人陷入沙海无法入侵。”
乘势大喜,与众人商议,无人反对。自此设下结界,严加守卫,只供小队出入采买,乘势带领众人修建房舍,开垦农田,畜牧养殖,一派祥和。
一年后,众人有感于乘势带领他们安居乐业,纷纷推举他为王。
“我虽无心称王,为避免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便未辜负众望,定国号为沰,任巫简为司巫,与我一同守护这片土地和子民。半年后兴修已毕,我将留在故里的乡亲们接来团聚,自此子民远离战乱,开始了怡然自得的生活。”
“如此说来沰国始于东晋元熙二年,五胡十六国中并未记载沰国,若未听殿下解说,我此生都无缘得知沰国的存在。”宁无移理清了时间。
“北魏时期的《十六国春秋》只记载‘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而当时天下纷争,立国多不胜数,又有多少湮没于历史长河,后世不知也不足为奇。况且沰国如此隐秘,就是怕时人知晓。”林筝一席话宁无移深以为然。
眼前的画面随风而散,化作结界内沰国城中景象。
乘势与一位青年身着华服,日日一同演练兵器,研习军法,学习为政之道,从不懈怠。
乘势取出一对掌心大小的金麦穗腰佩,将其中一个递给对方,满含期许地说:“你我耕耘出身,今后切不可忘本,更不要忘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初衷。尾端各刻着我们的名字,只图我们兄弟连心,其利断金……”
乘势向林筝和宁无移介绍:“他是小我两岁的胞弟乘机,与我求安图稳不同,他骁勇善战,无顾生死。”二人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为他们的兄友弟恭感动。
“兄长,我要成为最强的勇士,守护你和沰国的子民。我们要组建最勇猛的军队,去开疆拓土,建立更广阔富饶的王国!”乘机目光明亮,攥紧金麦穗腰佩,豪气冲天地说。
乘势笑着点头:“好,吾弟是保家卫国的好儿郎……”
乘机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苦笑,对二人倾吐心事:“其实我与巫简并不想征战四方,我二人的心愿就是避世隐居,我也承诺不将他裹挟于战乱。疆土不必辽阔,只要容纳吾辈安宁度日便好……”
“每一个青年都始于壮志凌云,可我不想再目睹战火连天、生灵涂炭。我悉心教导乘机政事,然而他更醉心于军事,后来我想兄弟二人分管军政,各取所长,于家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殿下仁厚,不以一己之欲拖累臣民,实为家国之幸。战火之下满目疮痍,沰国坚守此地免受战乱,实为正道。”林筝称赞道,宁无移也在一旁应和。
画面仿佛蒙上了一层迷雾,再清晰时,已是兄弟临别的时候。
乘势头戴状如覆杯的灰褐色鹿皮弁,身着白衣素裳,乘坐牛驾的彩饰画轮车出行游猎。
他对乘机千叮万嘱道:“吾不在的日子,有劳你守护家国,万不可懈怠政事……”乘机一一应允,递上一杯饯行酒,乘势饮罢,兄弟挥袂作别……
乘势对二人说:“一转眼沰国已过五年,国富民安,我数年兢兢业业,不敢有一刻松懈。乘机劝我外出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逝事无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