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0章 组建芯片公司(1/2)
从香港买东西回来。
一到深圳,我马上让晓雯先回家。晚上,我们约了一帮人,芯片公司组建的问题要谈一下。
其实对于芯片行业,我一开始也是几乎完全不了解。
直到半年前,和一个芯片公司的老总去广州,参加广州黄埔开发区的基金公司谈合作,主要是省工信搭桥对接,开发区招商和投资连班人马都在,现场对接。招商部门的领导也对从深圳引进这样的芯片公司有着非常积极的热情。
按照惯例,招商局要介绍广州黄埔开发区关于打造数字化的政策扶持金额税收优惠。以及在完成投资,达到目标之后的奖励政策。
“你们有没有土地需求?”这是开场白,招商的人关注的点果然不同。
我轻轻的说“没有。”不是我要这么回答,是提前商量好的。
我们是芯片设计公司,大概率不会超过50个人。主要是技术人才,技术人员是可以远处办公的,深圳的技术人员最后很可能还是在深圳工作。销售团队也是在深圳工作,市场在深圳。所以在广州可以就是个注册地,有一些简单的人员配置。
这个公司不是我的,我也不是股东,只是临时帮着公司董事长出席这么重要的会议。
从那时候开始才一点一点的去了解芯片,了解整个芯片行业的情况。
很有幸认识了几个芯片头部企业的老总,这帮助我一步就迈入到了这个行业的经营核心。
在深圳有个很有名的芯片公司,是国内最早把芯片卖到苹果等国际公司,卖到100亿美金的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
从他们那里我也大概明白了,做芯片公司的不容易。
随着科技进步,芯片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当然随着科技升级,对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新换代加快。这对于芯片企业是致命。比方说公司设计了一款芯片,从开始设计到成熟,最少需要5年以上,要做三次更新换代。那么5年以后的市场是不是如你所预期的就未必。
再就是市场。
目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国内外在这个领域风雨交加,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尝试涉足这个行业,希望做一些简单的芯片,进行国产替代。
我们要开会的原因,大家达成共识,尽快让项目落地。
目标就是产品确定的,是市场急需的,目前没有国产,也没有国内团队在做,华为海思组这个项目的团队已经解散。
我们要做国产替代,就必须搭建一个团队,技术人员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很多地方和国家。因为国内早期开发芯片的技术人员比较少,有经验的更少,有这个目标芯片成功经验的没有。
对,就是一个人也没有。
所以组建这个芯片开发团队,从一始就要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有成功开发过这个芯片的技术人员,必须全球挖人。
负责技术团队搭建的老总公司我们,技术团队是完整的,是国际领先的。
所以,现在是资金的问题。
按照公司的规划和预算来讲,前两年大概需要10~12名技术人员。
每年的薪酬大概是1500多万,加上其他的开支,第一年和第二年,每年需要烧掉2000万。
从第三年开始投片,每年开支增加到6000万到8000万。
也就是说,公司3年出第一代样片,第四年出二代样片,第五年芯片良率达标。
最少要准备2.5到4个亿资金。
这是最好的情况,也就是说就像抄作业一样,路径是没有任何瑕疵的,最好的情况,就算5年后开始供芯片,剩下的就是市场问题。
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
资金怎么架构?创业团队和我们几个朋友,都是对项目有信心的人。作为天使投资人,我们共同出资3000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坚持一年半的时间。后续的资金必须有着落。
而今的投资人,对于这里高科技项目,首先技术问题难以把控。不知道技术团队的人是讲的是真话还是在忽悠。
前几年bj的一个基金公司叫国科,当年投了好几个半导体项目。多的有投8000的,有投5000万的,最少的一个,投了1000万。而最后只有这个投了一千万的公司上市成功,结果所有的投资都依赖这一家公司赚钱。
这个投了1000万的公司叫汇顶科技。在a上市之后被股民看好,投资基金收到了很好的收益。
投资公司未必是专家,大部分就是需要分散的投资。因为科技行业的风险非常大。这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深圳也出过这样的问题。当时大家都非常看好的柔宇科技。
当年的估值达到了200亿,几年过去,发现难以量产。
这是一个非常痛心的教训,这不是一个人看好的,是很多很多行业内部人士、投资人和政府机构专家团队都看好。还是失败了。
我很清楚这个项目,当时华为也在纠结要不要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的第九个女朋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