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乱未平,纷扰现(一)(2/3)
诸葛珪,既是看中了诸葛珪的能力,想举荐他进入大将军何进的幕府之中,为将来诛宦出力,也看中了他肯为常青的祖父正名,这种天然是党人同志的立场。
至于为何没有去找张举,一来边郡出身,桥瑁不是很看得起,二来,张举上位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依附的前护乌桓校尉夏育,而夏育,是个不折不扣的阉党,张举的身份立场,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桥瑁和袁绍来说,就是敌非友了。
桥瑁和诸葛珪谈了一个多时辰,诸葛珪的内心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字:拒绝。
开什么玩笑,黄巾之乱还未平息,自己媳妇还有身孕,这种情况下再跳到整个大汉朝最激烈的政治斗争旋涡之中,是嫌自己活太久了吗?
君不见,上一次诛宦之后,上蹿下跳最欢的人是什么下场吗(卫尉阳球身死,妻子流放边疆,大鸿胪刘郃身死,步兵校尉刘纳身死,永乐少府陈球身死)?
最重要的,对诸葛珪来说,黄巾之乱已经使地方上民生凋敝,如果这个时候还不顾地方百姓死活,执意在中枢掀起波澜的话,马上第二次、第三次黄巾起义就会接踵而来,到时候,大汉就不是亡于宦官之手,而是亡于党争之祸了。
诸葛珪和桥瑁二人吵了许久,最终谁也没说服谁。桥瑁见诸葛珪态度坚决,也只能作罢,只是在泰山郡,他还要去拜访一个人,所以没有立刻赶路前往下一个郡。
晚饭之时,诸葛珪回到分给自己的小厅,和家人一起用饭,特意把这件事说给了诸葛瑾和常青听,诸葛珪满是期待地看着这两个孩子,想听听他们怎么看。
常青虽然有上辈子的记忆打底,但对于朝堂政斗这种事显然没什么经验,听诸葛珪讲完,只是满脸疑惑:“大人,小子有个疑问,这诛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诸葛珪思索了一会,回答道:“是好是坏,得看皇帝,若诛宦之后只是换一批宦官掌权,咱们的天子陛下还是像前几年那样,这就算不上是好事,因为还会引得朝野震动,地方上少不了借着诛宦的名头破门灭家的事,但若是陛下能痛改前非,励精图治,那诛宦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常青点点头:“那咱们的天子陛下,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诸葛珪闻言露出一丝笑意:“当今陛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那我明白了。”常青点了点头:“那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平定动乱、恢复地方之上。”
诸葛珪颇有些欣慰地点点头,又转向诸葛瑾:“阿瑾,你来说说?”
诸葛瑾拄着下巴想了会,说道:“父亲,咱们琅琊和泰山这都没有宦官子弟为祸,但我听说过一件事,就发生在下邳。”
“当年桓帝时,有一个中常侍名叫徐璜,他有一个兄弟任下邳令,这位下邳令看上了故汝南太守的女儿,求而不得,于是就找人直接闯入太守家中,把他女儿绑走,拉回官寺之后,就像游戏一般射杀了。太守之女尚且如此,平民之女落入宦官亲属手中,孩儿实在不敢想会是什么下场。”
诸葛瑾顿了顿,严肃道:“父亲,诛宦确实不可仓促为之,但若不诛,如故汝南太守之女这样的事,还要再重复上百遍、上千遍,一直重复到天下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再来一次轰轰烈烈的赤眉、绿林,把天下打个粉碎,这世间才能安定下来,对吧?”
“可若现在就诛宦,无异于对沉疴之人施以猛药,药性猛烈,可能直接就把病人治死了,到头来又是天下大乱,百姓流离。父亲,在孩儿看来,这是两难之事,我大汉累疾至此,或许早就不堪重负了。”
诸葛珪默默听完听完诸葛瑾说的话,转身拿出一壶酒来,给诸葛瑾倒上一爵,给自己倒上一爵:“阿瑾,你虽年仅十岁,今日却不能不陪我满饮此爵。”
说完,一仰头,把酒干了。
“阿瑾,你刚刚所说,正切要害,天下积病至此,不是一州、一郡治理好了就能挽回的,但为父只是一个小小的郡丞,一郡之地,为父或可有所为,但一州之地,为父就无可为了,更何况整个大汉?阿瑾,还有阿青,今次大胜,我特意让方伯在表奏中言明了你二人的勇毅果决,等再过几年,阿瑾一束发,你便是惊艳天下的琅琊诸葛氏少年英雄!孔文举如今是何职?”
“前月为大将军征辟,现为大将军府掾属。”诸葛瑾见父亲似乎有了些醉意,连忙上前扶住。
“三十一岁,大将军府掾属?哼,哼哼,哈哈哈哈哈哈哈!”诸葛珪又仰面饮下一爵:“阿瑾,为父断言,你二十一岁时,便能超过他孔文举,将来青徐二州士子之中,你当为领袖!”
“父亲喝多了。”诸葛瑾有些不好意思,一边不知道向谁解释着,一边去拿酒壶。
诸葛珪一掌拍落了诸葛瑾的手,又续上一爵:“而你,阿青,还有八年才能束发,十三年才能加冠,将来事,或许,诸葛氏要依靠阿青才能延续下去。”
常青听诸葛珪这么一说,大惊失色,心道:诸葛氏的延续可不用靠我,你是不知道你这个二儿子有多强!
当然,这话没法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汉尘何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